[实用新型]一种利用二氧化碳诱蚊的捕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32783.6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304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秦欣宗;王若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格林盈璐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胡枫;李素兰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二氧化碳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二氧化碳诱蚊的捕蚊装置,其包括壳体、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和设于所述壳体内部的捕蚊器本体;所述捕蚊器本体包括风扇、诱捕腔和储蚊盒;所述诱捕腔上部与所述风扇可分离地连接,下部与所述储蚊盒固定连接;所述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包括二氧化碳发生器、第一料罐和第二料罐;所述二氧化碳发生器设于所述壳体内部;第一料罐与第二料罐设于所述壳体外;第一料罐与第二料罐通过设于壳体的第一入口与第二入口和所述二氧化碳发生器连接。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捕蚊器与二氧化碳发生装置相结合,使得本实用新型中的捕蚊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释放二氧化碳,增强对蚊子的吸引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昆虫捕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二氧化碳诱蚊的捕蚊装置。
背景技术
灭蚊方法分为物理灭蚊和化学灭蚊,化学灭蚊方法污染环境,影响健康,因此家庭灭蚊以物理方法为主。所谓物理灭蚊基本是以UV灯进行诱蚊,这种诱蚊效率低。
有研究表明:吸引蚊子主要是靠动物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有机代谢的乳酸,光谱只能起到辅助效果,所以物理灭蚊器无法高效捕蚊。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一大批二氧化碳灭蚊器开始涌现。如专利CN207252636U公开了一种灭蚊器,其利用电解产生二氧化碳,达到诱蚊的效果,但电解消耗能量高,且其电解液为草酸,普通消费者难以购买,使用起来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二氧化碳诱蚊的捕蚊装置,其采用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反应物来源广,使用成本低,诱蚊效果良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二氧化碳诱蚊的捕蚊装置,其包括壳体、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和设于所述壳体内部的捕蚊器本体;
所述捕蚊器本体包括风扇、诱捕腔和储蚊盒;所述诱捕腔上部与所述风扇可分离地连接,下部与所述储蚊盒固定连接;
所述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包括二氧化碳发生器、用于盛放苏打或小苏打的第一料罐和用于盛放醋酸、柠檬酸或水的第二料罐;所述二氧化碳发生器设于所述壳体内部;第一料罐与第二料罐设于所述壳体外;第一料罐与第二料罐通过设于壳体的第一入口与第二入口和所述二氧化碳发生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二氧化碳发生器还包括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
所述第一控制阀设于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第一进料口之间;所述第二控制阀设于所述第二入口与所述第二进料口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二氧化碳发生器包括罐体、顶盖、导管、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所述导管、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均设于所述顶盖;所述罐体和顶盖密封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二氧化碳发生器还包括设于所述顶盖的安全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二氧化碳发生器还包括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桨、电机和连接所述搅拌桨和电机的杆体;所述搅拌桨设于所述罐体内,所述电机设于所述顶盖。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壳体为长方体形状,其包括顶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顶面设有导风格栅、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
所述捕蚊器本体设于所述导风格栅下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侧面设有用于拆卸/安装所述储蚊盒的第一出口,所述第二侧面设有第二出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诱捕腔侧面设有把持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壳体底部设有用于固定所述二氧化碳发生器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加热盘。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格林盈璐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格林盈璐电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327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铁原料自动筛选质量检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蚊虫捕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