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DCR测试端子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32691.8 | 申请日: | 2019-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26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余招宇;李松林;侯敏;曹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浦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H01R11/26;H01R4/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 代理人: | 王光辉 |
| 地址: | 325024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dcr 测试 端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行业模组段DCR测试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DCR测试端子,包括两端敞开的圆筒状的端子、测试端子本体和防脱块;所述的测试端子本体包括凹字形的隔离板和固定块,所述的固定块包裹在所述的隔离板的两侧和上部;所述的固定块的上表面设有上螺孔,所述的凹字形的隔离板的下表面设有下螺孔,所述的防脱块嵌在所述的凹字形的隔离板中,并通过设置在上螺孔和下螺孔中的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的端子固定在所述的本体的一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推广量高,避免了零件掉落的风险,增加了流水线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行业模组段DCR测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DCR测试端子。
背景技术
DCR测试属于锂电池行业模组段基本测试,测试方式为测试仪器通过测试端子与被测模组正负极相连,测得模组的直流内阻。当前连接方式为端子与模组正负极对位,拿取螺栓套进端子,再旋进模组正负极圆槽,这增加了零件掉落的风险,导致操作繁琐。此外,测试端子不连接模组测试时,放置于工位上易掉落,有掉进倍速链的风险,增加了流水线的不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DCR测试端子,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所述的DCR测试端子,包括两端敞开的圆筒状的端子、测试端子本体和防脱块;
所述的测试端子本体包括凹字形的隔离板和固定块,所述的固定块包裹在所述的隔离板的两侧和上部;
所述的固定块的上表面设有上螺孔,所述的凹字形的隔离板的下表面设有下螺孔,所述的防脱块嵌在所述的凹字形的隔离板中,并通过设置在上螺孔和下螺孔中的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的端子固定在所述的本体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推广量高,避免了零件掉落的风险,增加了流水线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DCR测试端子结构示意图。
图2为DCR测试端子结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DCR测试端子结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3,所述的DCR测试端子,包括两端敞开的圆筒状的端子1、测试端子本体2和防脱块7;
所述的测试端子本体2包括:凹字形的隔离板3和固定块5,所述的固定块5包裹在所述的隔离板3的两侧和上部,优选的,通过螺母4固定,并可拆卸;
所述的固定块5的上表面设有上螺孔,所述的凹字形的隔离板3的下表面设有下螺孔,所述的防脱块7嵌在所述的凹字形的隔离板3中,并通过设置在上螺孔和下螺孔中的螺栓6固定连接,所述的端子1固定在所述的本体2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测试端子本体2和端子1通过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使用的:
测试端子压接在测试仪器的测试线上,待测试模组流入当前测试工位后,操作人员把端子上的螺栓6与待测试模组输出极螺纹孔对接上,用拧紧装置锁紧,开启测试仪测试。测试结束后,旋松端子螺栓6,取走测试线。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浦能源有限公司,未经瑞浦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326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层施肥装置
- 下一篇:汽车电动滑移门驱动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