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阻尼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31858.9 | 申请日: | 2019-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78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戴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笠智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44 | 分类号: | F16F9/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光明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尼 调节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阻尼调节装置,包括前叉部和调节钮,前叉部下端设有油管固定部,该油管固定部是通过六角螺母将油棒固定在前叉部下端,油棒朝下的露出部设有对边的外六角结构,外六角结构设有内螺纹,调节钮通过一螺丝锁固于外六角结构上。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前叉勾爪底部不同造型需要锁固阻尼功能的调节方式,由常规侧方位锁入螺丝固定改为底部端面直锁,现结构兼顾了所有前叉勾爪不同造型的锁固和调节。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要是油压棒调节结构的连接和固定方式,使组装更方便,此结构适合所有类型前叉底部调节功能连接,减少前者在锁固调节钮时因为空间,角度,方位的限制,无法正确的达到前叉调节使用功能和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阻尼技术,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阻尼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自行车需要避震,自行车避震前叉在避震状态下,下压和回弹阻尼的功能,通过调整上下调节装置,可使前叉回弹速度由快变慢或由慢变快,互相切换,方便组装和调节。
现阶段,常用的油压避震及回弹阻尼调节装置连接方式有以下结构:
如图1-4所示,调整阻尼功能的手柄11通过侧方的基米螺丝12将油压结构的下端圆柱13固定,这种固定的方式有缺陷:前叉在组装底部调节钮时,工具扳手只能从侧方锁入,如果遇到前叉底部是沉进去比较深的结构时,此设计限制了一定的产品无法使用,仅限制从侧方能锁固的结构,传统的这种结构局限性太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阻尼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前叉勾爪底部不同造型需要锁固阻尼功能的调节方式,由常规侧方位锁入螺丝固定改为底部端面直锁,现结构兼顾了所有前叉勾爪不同造型的锁固和调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一种阻尼调节装置,包括前叉部和调节钮,所述前叉部下端设有油管固定部,该油管固定部是通过六角螺母将油棒固定在前叉部下端,所述油棒朝下的露出部设有对边的外六角结构,所述外六角结构设有内螺纹,所述调节钮通过一螺丝锁固于所述外六角结构上。
进一步的,所述油棒的外径为∅4mm-∅5mm。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钮为调整阻尼功能的手柄,其连接端设有收纳所述六角螺母的腔室,沿该腔室向下,设有外六角结构的穿设孔,穿设孔与所述调节钮下端的腔室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钮下端外凸环面上设置有增加摩擦力的凹凸纹。
进一步的,所述螺丝为与所述外六角结构配合并螺接的内六角螺丝,其下端帽部将所述调节钮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外六角结构为4mm对边的六角连接杆。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前叉勾爪底部不同造型需要锁固阻尼功能的调节方式,由常规侧方位锁入螺丝固定改为底部端面直锁,现结构兼顾了所有前叉勾爪不同造型的锁固和调节。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更改了内部连接杆的外径和牙纹加大,连接杆端头由原来的圆柱改成4mm外六角,直接与调节钮内六角套入吻合,然后再从后方锁入内六角螺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要是油压棒调节结构的连接和固定方式,使组装更方便,此结构适合所有类型前叉底部调节功能连接,减少前者在锁固调节钮时因为空间,角度,方位的限制,无法正确的达到前叉调节使用功能和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油压避震及回弹阻尼调节装置待连接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油压避震及回弹阻尼调节装置已连接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第一款锁紧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第二款锁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前叉部和调节钮待安装的爆炸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笠智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笠智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318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作效率高的球盘磨机
- 下一篇:一种不助燃的无纺布新材料包装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