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粉末添加剂生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31577.3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038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卢长征;孔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源市宏鑫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4/02 | 分类号: | B02C4/02;B02C4/42;B02C4/30;B02C4/28;B02C4/40;B02C23/24;B04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9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末 添加剂 生产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末添加剂生产设备,包括机壳和主轴,机壳上开设有进料口,机壳竖直设置且下端固定有进风筒,机壳的上方连接有气流分级机,进风筒上开设有进风口,进风口连接有鼓风机,主轴竖直设置在机壳的内部且与机壳的中心线重合,主轴上端同轴固定有梅花架,主轴的下端连接有驱动装置,梅花架上铰接有磨辊,机壳上设置有磨环,磨辊与磨环相配合,磨辊包括磨辊轴,磨辊轴的下端设置有研磨体,研磨体上开设有轴孔,轴孔为盲孔且开口向上,轴孔的内设置有轴承,轴承的内圈与磨辊轴过盈配合,轴承的外圈与轴孔过盈配合,轴孔内填充有润滑油,轴承位于润滑油液面下方。本实用新型具有减少磨辊内部轴承卡死机率从而延长磨辊使用寿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添加剂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粉末添加剂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粉末细度常采用目为单位计量,目数是指每平方英寸筛网上的网孔数目,用于生产粉末添加剂的原料在经干粉搅拌机初步搅拌后,粉末细度还达不到需要的目数,此时采用雷蒙机可以进行高细制粉加工。
参考图4,现有的雷蒙机包括磨辊55和磨环57,磨辊55包括磨辊轴551和研磨体554,研磨体554上开有通孔,磨辊轴551穿入研磨体554的通孔内,磨辊轴551和研磨体554通过轴承相互连接,在磨粉时研磨体554绕磨辊轴551转动的同时在磨环57上滚动,从而对粉末进行研磨。
上述雷蒙机在使用时,粉末容易进入磨辊的轴承内,工作时间久后会造成轴承损坏,从而研磨体不能绕磨辊轴自转,研磨体和磨环之间的滚动摩擦会变成滑动摩擦,进而影响研磨效果并加速研磨体的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粉末添加剂生产设备,其具有减少磨辊内部轴承卡死机率从而延长磨辊使用寿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下方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粉末添加剂生产设备,包括机壳和主轴,机壳为壳状圆筒,机壳上开设有进料口,机壳竖直设置且下端固定有进风筒,机壳的上方连接有气流分级机,所述进风筒与机壳内部连通,进风筒上开设有进风口,进风口连接有鼓风机,所述主轴竖直设置在机壳的内部且与机壳的中心线重合,主轴上端同轴固定有梅花架,主轴的下端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梅花架上铰接有磨辊,所述机壳上设置有磨环,磨辊与磨环相配合,所述磨辊包括磨辊轴,磨辊的中心线与主轴的中心线平行,磨辊轴的下端设置有研磨体,研磨体上开设有轴孔,轴孔为盲孔且开口向上,轴孔的孔径大于磨辊轴的直径,轴孔的内设置有轴承,轴承的内圈与磨辊轴过盈配合,轴承的外圈与轴孔过盈配合,轴孔内填充有润滑油,轴承位于润滑油液面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磨辊轴与研磨体之间采用轴承转动配合,研磨体的轴孔内填充润滑油,轴承位于润滑油液面下方,能够减少轴承内进入粉末的量,从而减少轴承卡死造成研磨体磨损的情况,同时润滑油能够降低研磨体转动时的摩擦阻力,有利于提高磨辊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承的上方设置有圆形的棉圈,棉圈的中心开有孔,棉圈通过中心的孔穿设在磨辊轴的下端,棉圈的边缘抵接在轴孔的侧壁上,棉圈设置在润滑油液面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有粉末进入润滑油内时,粉末会粘附在棉圈上,从而棉圈能够对粉末起阻挡作用,同时减少棉圈上方的润滑油与下方的润滑油之间的混合,有利于进一步减少进入轴承内部的粉末。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孔的开口上盖有端盖,端盖为环形且内环间隙配合在磨辊轴上,端盖与研磨体固定,端盖与研磨体之间设置有环形的油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端盖与油封能够将润滑油封在轴孔内,同时能够对粉末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磨辊轴上设置有弹簧,弹簧水平设置在梅花架的下方,弹簧的一端与磨辊轴固定,另一端与主轴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源市宏鑫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济源市宏鑫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315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