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镜头模组及其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31242.1 | 申请日: | 201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90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2 | 分类号: | G02B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细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8 | 代理人: | 孙凯乐 |
地址: | 新加坡卡文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镜头 模组 及其 结构 | ||
一种镜头模组及其环结构,环结构包括相互平行且垂直于镜片的光轴的上环面和下环面、连接上环面的第一锥面、连接下环面的第二锥面,以及连接第一锥面及第二锥面的外环面,第一锥面和第二锥面分别朝下环面及上环面延伸,外环面用于抵顶于镜筒的内壁,外环面沿平行于光轴的方向上的长度为h,上环面与下环面之间的间距为H,满足关系式:2.5≤H/h≤4;上环面、下环面、外环面、第一锥面及第二锥面一次成型。如此,本实用新型的镜头模组及其环结构,改变了以往环结构不得不通过多个模具分多次开模成型的局面,提升了环结构乃至整个镜头模组的生产效率,优化了外环面的圆柱度和光滑度;使环结构脱模更加容易,优化了制作工艺和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镜头模组及其环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光学成像技术的日渐成熟,诸如照相机、摄像机、望远镜等各类成像产品也普及到千家万户,镜头模组的设计一直是此类产品成像质量的关键所在。
现有的镜头模组一般包括镜筒、镜片以及与镜片一起收容于镜筒内的环结构,该环结构或用于遮光,以减少设于镜头模组内的杂散光,或用于支承,以将镜片组稳定地压紧于镜筒内,因而环结构是镜头模组中不可或缺的配合结构。
然而,目前的环结构因自身结构局限,尤其是目前的环结构的外环面在平行于镜片光轴的方向上的长度过长,使得环结构不得不通过多个模具分多次开模才得以成型,不仅造成环结构乃至整个镜头模组的生产效率被拉低、环结构脱模困难,而且其外环面的圆柱度和光滑度也得不到保证,造成镜头模组的成像效果不稳定。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环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结构,以解决目前镜头模组的环结构成型效率低、脱模困难且外环面的圆柱度及光滑度得不到保证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了一种环结构,用于镜头模组,所述镜头模组包括镜筒,以及收容于所述镜筒内的多个镜片,各所述镜片包括具有光轴的光学部,以及围绕所述光学部且与所述光学部连接的延伸部,所述环结构包括:
上环面,垂直于所述光轴,用于抵顶于一所述延伸部;
下环面,垂直于所述光轴,并与所述上环面相对设置;
第一锥面,连接于所述上环面远离所述光轴的一端并朝所述下环面方向延伸;
第二锥面,连接于所述下环面远离所述光轴的一端并朝所述上环面方向延伸;以及
外环面,连接于所述第一锥面及所述第二锥面,用于抵顶于所述镜筒的内壁,所述外环面的中轴线与所述光轴重合;
所述外环面在沿平行于所述光轴的方向上的长度为h,所述上环面与所述下环面之间的间距为H,满足以下关系式:
2.5≤H/h≤4;
所述上环面、所述下环面、所述外环面、所述第一锥面及所述第二锥面一次成型。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环结构为设置在相邻两所述镜片之间的遮光板,所述遮光板的所述上环面和所述下环面分别用于抵顶于相邻的两所述延伸部,以减少射入所述光学部的杂散光。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二锥面的母线与所述下环面所呈的夹角范围为43°至47°。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环结构为压环,所述压环的所述上环面用于抵顶于最远离物侧的一所述延伸部,以将各所述镜片压紧于所述镜筒内。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二锥面的母线与所述下环面所呈的夹角范围为53°至5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未经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312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