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子内燃机、车辆、飞行器及船舶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28898.8 | 申请日: | 2019-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70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吕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国良 | 
| 主分类号: | F02B53/00 | 分类号: | F02B53/00;F02B55/02;F02B55/08;F02B55/16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谢茵 | 
| 地址: | 06225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子 内燃机 车辆 飞行器 船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子内燃机、车辆、飞行器及船舶,属于内燃机领域。转子内燃机包括至少一个动力单元;动力单元包括定子环、转子、活塞和主凸轮机构。定子环内周面上依次设有进气槽、气封区和做功槽转子设有径向活塞,在转子的转动过程中,主凸轮机构驱动转子上的活塞依次将进气槽内的气体吸入压缩室内、与气封区配合压缩压缩室内的气体、插入做功槽中将做功槽分隔为燃烧室和滑移室,活塞上的储气结构将可燃气体释放于燃烧室内并点燃,推动活塞带动转子转动。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飞行器和船舶采用上述转子内燃机。转子内燃机燃烧室内的压缩气体燃烧产生的冲击力直接作用于活塞的反向侧面,在转子上产生的扭矩更大,能量转换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内燃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转子内燃机、车辆、飞行器及船舶。
背景技术
内燃机以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最为普遍,其通过将燃料和空气混合,在气缸内燃烧,释放出的热能使气缸内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膨胀推动活塞做功,再通过曲柄连杆机构或其他机构将机械能输出,驱动从动机械工作。但是由于往复活塞式内燃机需要通过曲柄连杆机构来将活塞的压力转化为扭矩,这就导致其存在着输出扭矩较小,能量转化这效率不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子内燃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的输出扭矩较小,能量转化这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转子内燃机,包括至少一个动力单元,所述动力单元包括定子环、转子、活塞和主凸轮机构。
定子环内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循环组,每个所述循环组包括在所述定子环内周面上沿正向依次设置的进气槽、气封区和做功槽,所述进气槽设有进气口,所述做功槽的正向一端设有排气口,反向一端内设有点火组件。转子正向转动的设于所述定子环内,外周面与所述定子环的内周面滑动密封,设有沿径向设置的活塞腔,所述活塞腔的外端开口用于在所述转子转动过程中依次分别与所述进气槽、所述气封区和所述做功槽对接。活塞滑动设于所述活塞腔内,所述活塞的顶面用于和所述活塞腔的内壁包围形成压缩室。主凸轮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定子环上的主凸轮和与所述活塞连接并随所述转子转动的主从动件,用于在所述转子转动过程中驱动所述活塞,使所述活塞依次实现将所述进气槽内的气体吸入所述压缩室内、与所述气封区配合压缩所述压缩室内的气体、插入所述做功槽中将所述做功槽分隔为容纳有所述点火组件的燃烧室和供所述活塞正向滑动并与所述排气口连通的滑移室、以及从所述做功槽中退出。所述活塞上还设有用于收容所述压缩室内的压缩气体和将压缩气体释放于所述燃烧室内的储气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定子环设有封闭所述定子环内腔的端面的隔板;所述转子内燃机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动力单元,相邻两个所述动力单元的所述隔板相对设并且中间形成注油间隙,所述隔板上设有连通所述注油间隙和所述定子环内腔的润滑油孔。
使用时,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气体从进气口通入进气槽内,转子在定子环内正向转动,当转子上活塞腔的外端开口与进气槽对接时,主凸轮机构驱动活塞将进气槽内的混合气体吸入压缩室中;随着转子继续转动,活塞腔的外端开口与气封区对接,主凸轮机构驱动活塞与气封区配合压缩压缩室内的混合气体,在此过程中储气结构收容压缩室内被压缩的混合气体;之后转子继续转动,活塞腔的外端开口与做功槽对接,主凸轮机构驱动活塞插入做功槽中将做功槽分隔为燃烧室和滑移室,此时储气结构将压缩的混合气体释放于燃烧室内,之后通过点火组件点燃燃烧室内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燃烧产生的冲击作用于活塞的反向侧面,推动活塞沿滑移室正向转动,从而带动转子正向转动,完成一个循环。在活塞沿做功槽滑动的过程中,活塞正好都能够推动做功槽中上一个循环残留的燃烧废气从排气口排出。之后转子继续转动,活塞腔的外端开口再次与进气槽对接,开始下一个循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子内燃机,压缩气体燃烧产生的冲击力直接作用于活塞的反向侧面,来带动转子转动,免除了曲柄连杆机构的转换,在转子上产生的扭矩更大,能量转换效率更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国良,未经吕国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288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产科患者伤口换药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重醇生产的冷凝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