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泵壳体的加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28451.0 | 申请日: | 2019-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22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3 | 
| 发明(设计)人: | 涂哲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兆隆科技(嘉兴)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29/42 | 分类号: | F04D29/42;F04D29/58;F04D29/6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罗伟清 |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泵 壳体 加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泵壳体的加热装置,包括柜体和送料机构,所述柜体的内部设置有工具箱,所述送料机构的一侧安装有壳体,且送料机构位于柜体的上方,所述壳体的一侧安装有主体。该水泵壳体的加热装置设置有伺服电机、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通过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之间的配合能够有效的提高伺服电机的动力传递效率,伺服电机可通过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之间的配合带动夹杆转动,当主动齿轮顺时针转动时,夹杆之间相互远离,主动齿轮逆时针转动时,夹杆之间相互靠近,从而完成对壳体夹取和松开,设置有耐高温橡胶垫,当耐高温橡胶垫与壳体之间相互接触时,耐高温橡胶垫能够有效的将壳体与压块隔开,避免压块夹伤壳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壳体的加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泵壳体的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水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电加热器是指利用电能达到加热效果的电器。
现有的水泵壳体的加热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一般采用人工上料和下料,但壳体表面温度较高,容易烫伤用户,不容易操作,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水泵壳体的加热装置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泵壳体的加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水泵壳体的加热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一般采用人工上料和下料,但壳体表面温度较高,容易烫伤用户,不容易操作,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泵壳体的加热装置,包括柜体和送料机构,所述柜体的内部设置有工具箱,所述送料机构的一侧安装有壳体,且送料机构位于柜体的上方,所述壳体的一侧安装有主体。
优选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伺服电机、液压杆、推杆、箱体、夹杆、压块、耐高温橡胶垫、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弹簧,所述液压杆的一侧安装有推杆,且推杆的一侧安装有箱体,所述箱体的上方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主动齿轮,且主动齿轮的后端安装有从动齿轮,所述箱体的一侧前后两侧均安装有夹杆,且夹杆的一侧安装有压块,所述压块的表面粘接有耐高温橡胶垫,所述压块的中部内部设置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液压杆通过推杆与箱体之间构成拉伸结构,且箱体与推杆之间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通过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之间的配合与夹杆构成啮合传动,且夹杆的外部呈“J”字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夹杆和压块之间均关于箱体的中轴线对称分布,且压块的外部表面与耐高温橡胶垫的外部表面之间局部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夹杆通过弹簧与压块之间构成弹性结构,且压块的外部呈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主体的竖直中心线垂直于柜体,且柜体与主体之间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工具箱的内部呈三层中空结构,且工具箱的竖直中心线与柜体的竖直中心线之间相互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液压杆,液压杆可将壳体推送至合适的位置,以及可使壳体拉回至初始位置,便于用户取出壳体,便于用户进行上料和下料操作,从而避免壳体烫伤用户,能够有效的为用户提高可靠的防护,以及提高用户上料和下料的速率;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伺服电机、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通过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之间的配合能够有效的提高伺服电机的动力传递效率,伺服电机可通过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之间的配合带动夹杆转动,当主动齿轮顺时针转动时,夹杆之间相互远离,主动齿轮逆时针转动时,此时,夹杆之间相互靠近,从而完成对壳体夹取和松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兆隆科技(嘉兴)有限公司,未经兆隆科技(嘉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284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电站直流系统交流窜电故障隔离模块
 - 下一篇:一种双面光伏组件及光伏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