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光模组及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27772.9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90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翟乃霞;刘昕 |
地址: | 52385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移动 终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背光模组及移动终端,背光模组包括框体(100)、光源(200)和反射片(300),所述光源(200)设置于所述框体(100)上,所述光源(200)包括光源板(210)和发光单元(220),所述发光单元(220)设置于所述光源板(210)朝向所述反射片(300)的一侧上,所述反射片(300)设置于所述框体(100)内,所述框体(100)具有朝向所述发光单元(220)的第一面(110),所述第一面(110)上与所述发光单元(220)正对的区域设有避让部(120)。设置避让部后,背光模组不容易因零部件变形而出现出光不均匀、漏光等问题,使得背光模组的光照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的高速发展,用户对显示模组的要求越来越极限化,因此移动终端目前向无边框、超薄、超高亮度、大尺寸化等方向发展,这就对背光模组的结构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
现有的背光模组主要包括框体、光源、反射片、导光板、扩散片、上棱镜、下棱镜等部件,光源设置在框体上,且光源位于导光板的一侧,反射片设置在框体内,且位于导光板和光源的下方,扩散片、下棱镜和上棱镜依次堆叠在导光板的上方。光源发出的光线进入导光板,在反射片的作用下,这些光线从导光板射出,并经过扩散片、下棱镜和上棱镜后均匀射出。
上述背光模组中,各零部件之间的装配比较紧凑,由于背光模组本身的密闭性较好,光源工作时会发热,这些热量导致背光模组内的空气以及零部件受热膨胀,各零部件之间将产生按压力,导致各零部件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例如扩散片将出现褶皱。该变形将导致出光不均匀、漏光等问题,致使背光模组的光照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背光模组及移动终端,以解决背光模组的光照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框体、光源和反射片,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框体上,所述光源包括光源板和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光源板朝向所述反射片的一侧上,所述反射片设置于所述框体内,所述框体具有朝向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一面,所述第一面上与所述发光单元正对的区域设有避让部。
优选地,所述避让部为避让凹槽,所述避让凹槽自所述第一面向背离所述发光单元的一侧凹陷;或者,所述避让部为避让孔,所述避让孔贯穿所述框体。
优选地,所述发光单元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光源板包括条形部,各所述发光单元沿着所述条形部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在所述条形部上,所述避让部设置为条形结构,所述避让部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条形部的延伸方向。
优选地,在垂直于所述反射片的方向上,所述发光单元的投影位于所述避让部的投影内。
优选地,所述反射片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框体之间,所述反射片具有朝向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二面,所述反射片靠近所述发光单元的一端设有隔离部。
优选地,所述隔离部为隔离凹槽,所述隔离凹槽自所述第二面向背离所述发光单元的一侧凹陷;或者,所述隔离部为隔离孔,所述隔离孔贯穿所述反射片。
优选地,所述发光单元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光源板包括条形部,各所述发光单元沿着所述条形部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在所述条形部上,所述隔离部为条形结构,所述隔离部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条形部的延伸方向。
优选地,所述隔离部将所述反射片分隔为主体部和第一部,在垂直于所述反射片的方向上,所述发光单元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部的投影内,所述第一部向背离所述发光单元的一侧弯折,且所述第一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避让部内。
优选地,还包括散热片,所述散热片设置于所述框体背离所述发光单元的一面,且所述散热片覆盖所述避让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277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小车充电装置
- 下一篇:基于AVR的移动终端的集成板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