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能反射式电热取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27100.8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602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黎万区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万区 |
主分类号: | F24D13/00 | 分类号: | F24D13/00;F24D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丹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射 电热 取暖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聚能反射式电热取暖器,包括热反射锅以及罩在所述热反射锅上的防护网罩,所述防护网罩的四周边缘与所述热反射锅的四周边缘固定连接;发热器,所述发热器的背面上设有多个用于将所述发热器安装在所述防护网罩上的可变形的卡接片,所述防护网罩上固定设有固定连接帽,所述固定连接帽上设有用于所述卡接片穿过且用于与变形后的卡接片卡接的条形通孔;聚能罩,所述聚能罩前后贯穿,所述聚能罩的一端开口罩设在所述发热器上,所述发热器的发热端位于所述聚能罩内,所述聚能罩的另一端开口朝向所述热反射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聚能反射式电热取暖器,热能集中反射,热利用率高,节能取暖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能反射式电热取暖器。
背景技术
电热取暖器是以电为能源进行加热供暖的家用电器,广泛用于住宅、办公室、宾馆、商场、医院、学校、火车车厢等移动供暖、简易活动房等各类民用与公共建筑。传统的电热取暖器多采用发热管模式发热,虽然因价格较低销售不错,升温也快,但是供热范围小,热能利用率低,既不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也无法满足人们对取暖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聚能反射式电热取暖器,热能集中反射,热利用率高,节能取暖效果更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聚能反射式电热取暖器,包括热反射锅以及罩在所述热反射锅上的防护网罩,所述防护网罩的四周边缘与所述热反射锅的四周边缘固定连接;发热器,所述发热器位于所述防护网罩的内侧中央位置,所述发热器的背面上设有多个可变形的卡接片,所述防护网罩上固定设有固定连接帽,所述固定连接帽上设有用于所述卡接片穿过且用于与变形后的卡接片卡接的条形通孔,所述发热器通过所述卡接片和所述条形通孔配合与所述固定连接帽卡接;聚能罩,所述聚能罩前后贯穿,所述聚能罩的一端开口罩设在所述发热器上,所述发热器的发热端位于所述聚能罩内,所述聚能罩的另一端开口朝向所述热反射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发热器产生的热能通过聚能罩聚集后向热反射锅发出,通过热反射锅反射后传递给使用者,使用更加安全,不用担心发热器的发热面朝向人或者物品烧伤使用者或者点燃其他物品,聚能罩防止发热器产生的热能发散,损失热能,反射锅传递时热能利用率高,取暖效果更好,更加节能。同时通过卡接片和条形通孔配合卡接,组装方便,避免了通过螺栓连接时,螺栓穿过发热器与发热的电阻丝接触造成漏电。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网罩的中央位置开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外沿设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四周边缘与所述防护网罩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接帽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环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安装和维修发热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连接帽为礼帽状,包括帽顶和帽檐,所述固定连接帽的帽顶朝向所述热反射锅,所述固定连接帽的帽檐与所述安装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接帽的帽顶侧壁设有供所述发热器的电源连接线穿过的穿线口,所述固定连接帽的帽顶顶部与所述发热器卡接,所述固定连接帽的帽顶顶部开有供所述发热器的电源接头穿过的穿出口,所述发热器的电源接头穿过所述穿出口后在所述固定连接帽内与所述发热器的电源线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发热器的电源线和电源接头在固定连接帽内连接,通过固定连接帽连接使发热器更加靠近热反射锅,热能传递距离变短,热能在传递过程中损失小。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环和所述固定连接帽的帽檐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安装孔,所述安装环与所述固定连接帽通过螺栓和所述安装孔可拆卸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拆装方便,结构简单。
进一步,还包括绝缘防护盖,所述固定连接帽的帽檐上开有用于安装所述绝缘防护盖的安装槽,所述绝缘防护盖与所述固定连接帽在所述安装槽内固定连接且盖住所述固定连接帽的帽檐端的帽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万区,未经黎万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271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