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2,3,5-三甲基吡啶反应尾气吸收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26056.9 | 申请日: | 2019-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3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兵;徐道明;张先龙;张明祥;温兰兰;刘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B32/907 | 分类号: | C01B32/907;C01B17/16;C01B7/03;C01B17/05 |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徐文恭 |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基 吡啶 反应 尾气 吸收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2,3,5‑三甲基吡啶反应尾气吸收处理的装置,包括反应釜、冷凝器一、冷凝器二、二硫化碳储罐、氧化还原喷淋塔、离心机、固体硫储罐、氧化釜、和ORP测量仪。反应釜出液口连接冷凝器,冷凝器一上端出气口连接冷凝器二,冷凝器二出液口连接二硫化碳储罐,冷凝器出气口连接氧化还原喷淋塔,氧化还原喷淋塔出气口连接氯化氢水吸收装置,氧化还原喷淋塔出液口连接离心机,离心机放料口连接固体硫储罐,离心机出液口连接氧化釜,氧化釜下端连接调节阀,调节阀与ORP测量仪联动控制。本实用新型有效的回收了副产尾气二硫化碳和硫化氢,促进反应向2,3,5‑三甲基吡啶产物方向进行,提高反应收率,防止了环境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废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2,3,5- 三甲基吡啶反应尾气吸收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奥美拉唑,化学名称5-甲氧基-2-[[(4-甲氧基-3,5-二甲基-2-吡啶基)甲基]亚磺酰基]-1H-苯并咪唑,是瑞典Astra公司研制开发的第一代苯并咪唑类胃酸质子泵抑制剂,主要用于十二指肠溃疡和卓-艾综合征,也可用于胃溃疡和反流性食管炎,与阿莫西林和克林霉素或与甲硝唑与克拉霉素合用,可以杀灭幽门螺杆菌。该药是目前已发现的胃酸抑制剂中疗效最强者之一,且无严重的副作用。
2,3,5-三甲基吡啶是合成奥美拉唑的重要中间体,其制备成本直接影响奥美拉唑的生产。中国专利CN 103030591B公开了一种2,3, 5-三甲基吡啶的吸附提纯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吡啶碱生产厂家,通过吸附、成盐、结晶、洗涤、解析、萃取、精馏脱溶对二甲基吡啶精馏底液提纯利用,得到含量大于等于99%的2,3,5-三甲基吡啶,但该提纯过程复杂,步骤多,需要添加丙酮、正庚烷等有机溶剂,而且提纯过程会产生其他的三废;肖国民等发表的文章《2,3,5-三甲基吡啶的合成》中介绍了以2-乙基-3,5-二甲基吡啶与硫粉为原料通过一步脱烷基化反应即制得2,3,5-三甲基吡啶粗品,精馏后得到含量大于98%的2,3,5-三甲基吡啶,该反应条件温和,步骤少,尾气的及时移出有助于反应收率的提高,但文中未提到反应中反应尾气二硫化碳与硫化氢的具体处理装置与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2,3,5-三甲基吡啶合成中尾气无法处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2,3,5-三甲基吡啶反应尾气吸收处理的装置,该装置实现了二硫化碳的粗品回收、硫化氢的回收利用、氧化试剂三氯化铁的循环套用,反应原理简单,处理效果好。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2,3,5-三甲基吡啶反应尾气吸收处理的装置,包括反应釜、冷凝器一、冷凝器二、二硫化碳储罐、氧化还原喷淋塔、离心机、固体硫储罐、氧化釜、和ORP测量仪,所述反应釜出液口连接冷凝器一进液口,冷凝器一下端出液口连接反应釜进液口,冷凝器一上端出气口连接冷凝器二的进液口,冷凝器二下端出液口连接二硫化碳储罐进液口,冷凝器二上端出气口连接氧化还原喷淋塔下端进气口,氧化还原喷淋塔下端出液口连接离心机进料口,离心机放料口连接固体硫储罐,离心机出液口连接氧化釜上端进液口,氧化釜下端设置有压缩空气进气口,氧化釜下端出液口连接调节阀,氧化釜下端出液口和调节阀之间设有ORP测量仪,ORP测量仪与调节阀联动控制,调节阀选择性连接氧化釜循环进液口和氧化还原喷淋塔循环进液口。
优选地,冷凝器一的温度是100-120℃,采用循环水做冷媒降温。
优选地,冷凝器二的温度是0-20℃,采用循环冷冻水做冷媒降温。
优选地,氧化还原喷淋塔中氧化剂是过量氯化铁溶液,质量浓度为10-40%。
优选地,氧化还原喷淋塔上端出气口连接氯化氢水吸收装置。
优选地,氧化釜下端设置有压缩空气进气口。
优选地,反应釜、二硫化碳储罐、固体硫储罐和氧化釜上端均设置有空气放空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260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多功能分类户外大型垃圾桶
- 下一篇:一种节能型印刷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