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收纳的无人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21960.0 | 申请日: | 2019-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3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中智广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4C1/30 | 分类号: | B64C1/30;B64C2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收纳 无人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收纳的无人机,包括机身、机臂、机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上设有用于收纳所述机翼的收纳腔,所述收纳腔内的机体的侧壁上设有铰接座,所述机臂包括第一折叠臂、第二折叠臂,所述第一折叠臂通过第一铰接件铰接于所述铰接座上,所述第二折叠臂固定连接机翼,所述第一折叠臂、所述第二折叠臂通过第二铰接件铰接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身上设置收纳腔,使得机翼和机臂收纳于收纳腔中,避免了机臂折叠时机翼裸露在外携带过程容易碰撞损坏的问题,同时,机翼四周设置有防护圈便于无人机飞行时对机翼起到保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收纳的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现有的无人机常将机臂设计成可折叠的结构,以减少空间便于携带。但是,现有的无人机的机臂折叠之后,机翼仍裸露在外面,在携带过程中,易造成机翼的碰撞损坏。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可折叠无人机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收纳的无人机,使得无人机机翼收纳后,机翼不裸露在外,不易碰撞损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收纳的无人机,包括机身、机臂、机翼,所述机身上设有用于收纳所述机翼的收纳腔,所述收纳腔内的机体的侧壁上设有铰接座,所述机臂包括第一折叠臂、第二折叠臂,所述第一折叠臂通过第一铰接件铰接于所述铰接座上,所述第二折叠臂固定连接机翼,所述第一折叠臂、所述第二折叠臂通过第二铰接件铰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机翼包括电机、转轴、桨叶,所述转轴一端连接电机,另一端连接桨叶,所述电机与第二折叠臂连接。
优选的,所述机翼还包括用于保护机翼的防护圈,所述防护圈设于机翼四周。
优选的,所述防护圈为轻质铝材。
优选的,所述第一铰接件、所述第二铰接件内设有阻尼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折叠臂可绕第一铰接件旋转60度,所述第二折叠翼可绕第二铰接件旋转180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折叠臂的长度大于第二折叠臂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点是:通过在机身上设置收纳腔,使得机翼和机臂收纳于收纳腔中,避免了机臂折叠时机翼裸露在外携带过程容易碰撞损坏的问题,同时,机翼四周设置有防护圈便于无人机飞行时对机翼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收纳的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便于收纳的无人机的收纳状态示意图。
图中,1-机身,2-机臂,21-第一折叠臂,22-第二折叠臂,3-铰接座,4-收纳腔,5-电机,6-转轴,7-桨叶,8-防护圈,9-第一铰接件,10-第二铰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2所示,一种便于收纳的无人机,包括机身1、机臂2、机翼,所述机身上设有用于收纳所述机翼的收纳腔4,所述收纳腔4内的机体的侧壁上设有铰接座3,所述机臂包括第一折叠臂21、第二折叠臂22,所述第一折叠臂21通过第一铰接件9铰接于所述铰接座3上,所述第二折叠臂22固定连接机翼,所述第一折叠臂21、所述第二折叠臂22通过第二铰接件10铰接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中智广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中智广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219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腐竹加工用煮浆桶
- 下一篇:一种截污式环保智慧型雨水井滤包固定网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