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互咬式连接扣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21861.2 | 申请日: | 2019-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69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丁仕文;甄胜利;齐长青;郑中华;刘勇;翟文华;郭智;盖益民;刘力奇;刘泽军;罗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9/18 | 分类号: | E02D19/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孙民兴 |
| 地址: | 100095 北京市海淀区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互咬式 连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互咬式连接扣装置,包括:连接扣扣尾、主插头、副插头、止水条和连接扣腔体;连接扣扣尾与HDPE膜相焊接,连接扣扣尾分叉形成主插头和副插头,主插头和副插头之间形成连接扣腔体,主插头的两侧均设置有倒钩,副插头上处于连接扣腔体内一侧设置有倒钩;止水条设置于连接扣腔体内的倒钩的半包围结构内。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实现了两连接HDPE膜的连接扣在互咬条件下连接孔隙堵死密封,使得两幅膜体能够有效连接一起,保证了污染物无法通过,使阻隔屏障能长时间持久产生阻隔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互咬式连接扣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过去经济快速的崛起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质的飞跃,但不可忽视的是,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伤害。越来的越多的环境污染事故频发,人们越来越关心身边的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已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目前固体废弃物污染主要是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同时通过地下水的流动迁移进一步污染下游土壤和地下水。目前比较有效的措施是在污染物迁移路径建设立体阻隔墙,切断其迁移路径。
地下阻隔墙主要包括传统地下防渗墙技术、膨润土-粘土墙和新型HDPE-膨润土柔性复合防渗技术。传统地下防渗墙技术因防渗性能低、耐腐蚀性能差、抗变形能力弱等劣势而逐渐被淘汰,膨润土-粘土墙因与不同污染物反应机理不明,接头位置处理不理想加上干湿循环易导致裂缝出现,国内外越来越多的案例采用HDPE-膨润土复合防渗技术。
在HDPE-膨润土复合防渗施工过程中,如何将两幅膜体有效连接一起,保证污染物无法通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互咬式连接扣装置,通过将主插头和副插头承插咬合,可抵抗前后位移;连接扣扣紧后的形成三个空腔安装遇水膨胀止水条,实现互咬条件下孔隙堵死密封,使得两幅膜体能够有效连接一起,保证污染物无法通过,使阻隔屏障能长时间持久产生阻隔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互咬式连接扣装置,包括:连接扣扣尾、主插头、副插头、止水条和连接扣腔体;所述连接扣扣尾与HDPE膜相焊接,所述连接扣扣尾分叉形成所述主插头和所述副插头,所述主插头和所述副插头之间形成所述连接扣腔体,所述主插头的两侧均设置有倒钩,所述副插头上处于所述连接扣腔体内一侧设置有倒钩;所述止水条设置于所述连接扣腔体内的所述倒钩的半包围结构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连接扣腔体的形状与所述主插头形状相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连接扣装置互咬连接时,一侧连接扣装置的所述主插头插入另一侧连接扣装置的所述连接扣腔体内,一侧所述副插头的倒钩与另一侧所述主插头上设置于所述连接扣腔体外的倒钩互咬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止水条的尺寸为6mm~10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连接扣扣尾、所述主插头和所述副插头为聚乙烯材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倒钩的钩向角度小于4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主插头与所述副插头之间的承插方式为竖向承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连接扣扣尾的长度为2mm~4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主插头和副插头承插咬合,可抵抗前后位移;连接扣扣紧后的形成三个空腔安装遇水膨胀止水条,实现了互咬条件下孔隙堵死密封,使得两幅膜体能够有效连接一起,保证了污染物无法通过,使阻隔屏障能长时间持久产生阻隔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公开的互咬式连接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218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