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缓冲结构及显示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21749.9 | 申请日: | 2019-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10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邓美明;赵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15/04 | 分类号: | F16F15/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65 | 代理人: | 谢伟 |
| 地址: | 51053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 结构 显示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缓冲结构及显示设备,缓冲结构包括第一缓冲部及第二缓冲部,第二缓冲部至少具有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第一端部与第一缓冲部相连,第二端部与第一缓冲部之间存在间隙,挤压第二缓冲部,第二缓冲部向第一缓冲部靠近直至第二端部与第一缓冲部接触的过程中,第一缓冲部上的压力为零,该缓冲结构可避免因贴附工件表面不平整造成的压力不均匀,且可避免缓冲结构与工件表面存在间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缓冲结构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缓冲结构及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弹性缓冲结构(如弹性泡棉等),当与其贴附的工件表面不平整时,缓冲结构与工件的压合面会出现过盈压合区域和间隙压合区域,在过盈压合区域,缓冲结构的压力较大,从而导致缓冲结构上的压力不均匀,在间隙压合区域内,缓冲结构与工件表面之间因有间隙存在达不到密封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冲结构及显示设备,该缓冲结构可避免因贴附工件表面不平整造成的压力不均匀,且可避免缓冲结构与工件表面存在间隙。
其技术方案如下:
缓冲结构,包括第一缓冲部及第二缓冲部,所述第二缓冲部至少具有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缓冲部相连,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一缓冲部之间存在间隙,挤压第二缓冲部,所述第二缓冲部向所述第一缓冲部靠近直至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一缓冲部接触的过程中,所述第一缓冲部上的压力为零。
所述第一缓冲部具有第三端部及第四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三端部相连,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第三端部与所述第四端部之间。
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一缓冲部接触后,挤压第二缓冲部,所述第二端部在所述第一缓冲部上向靠近所述第四端部的方向移动。
所述第一缓冲部及所述第二缓冲部为弹性缓冲件。
所述第二缓冲部为弧形结构。
所述第一缓冲部的一侧面为平面,所述平面上设有背胶。
所述第二缓冲部与所述背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缓冲部的相反的两侧面。
所述第一缓冲部与所述第二缓冲部为一体成型。
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屏及边框,还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位于所述显示屏与所述边框之间,所述缓冲结构的第一部缓冲部与所述边框相接触,第二缓冲部与所述显示屏相接触。
所述缓冲结构通过所述背胶与所述边框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
前述“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用于对于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1、第二缓冲部的第一端部与第一缓冲部相连,第二端部与第一缓冲部之间存在间隙,第二缓冲部因受力向第一缓冲部靠近直至第二端部与第一缓冲部接触的过程中,第一缓冲部上的压力为零,第一缓冲部可避免因与第一缓冲部贴附的工件表面不平整造成的贴合间隙,其可避免第二缓冲部因与贴附的工件表面过盈压合造成的压力不均匀。
2、第二缓冲部的第二端部位于第一缓冲部的第三端部与第四端部之间,当第二缓冲部受到的压力较大时,第二端部在第一缓冲部上向靠近第四端部的方向移动,消除一部分压力,使缓冲结构整体的压力较为均匀。
3、第一缓冲部及第二缓冲部为弹性缓冲件,当缓冲结构受到挤压时,第二缓冲部上局部压力过大时,第二缓冲部可通过形变及移动消除该区域的部分压力,防止缓冲结构上的压力不均匀。
4、第二缓冲部为弧形结构,第二缓冲部与第一缓冲部接触后,第二缓冲部与第一缓冲部之间圆弧形结构,继续挤压第二缓冲部后,便于第二端部在第一缓冲部上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217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