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线紧急断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21310.6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06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季鹏;张本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季鹏 |
主分类号: | H02B1/48 | 分类号: | H02B1/48;H02B1/24;H01H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10000 青海省西***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紧急 断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紧急断电装置,涉及断电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配电箱以及位于配电箱前表面的箱门,还包括远程操控台以及远程操控台的内部安装的无线发射模块,所述配电箱的内部安装有总开关,且配电箱的内侧位于总开关的上方安装有断电盒,所述总开关的前表面中部设置有手柄。本设计通过卡合机构与断电盒以及电动伸缩杆的配合时,可以实现远程操作断电,避免断电不及时对营业场所造成的损失以及对人员造成的危害增大的问题,该设计方便在第一时间切断电源,并且可以在去除危险因素之后恢复供电,实现了远程无线断电及供电,适宜应用在加油站等一些存在高危险的营业场所,可以及时断电,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危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无线紧急断电装置。
背景技术
紧急断电就是实现及时断开电路,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以及对人员的危害,目前配电房以及配电箱内的电路控制一般会由总开关进行控制,需要断电时,拉下总开关上的闭合手柄,即可完成断电,需要恢复供电时,将总开关上的手柄拉上即可完成供电。
在一些营业场所,例如加油站,他们的配电房一般都是设置在离营业位置较远的地方,在一些突发情况下,需要紧急断电,由于配电房的距离较远,工作人员赶过去关闭开关需要很长时间,且在某些情况下,配电房内有危害无法进入时,就会导致不能及时断电,进而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危害到人员生命。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无线紧急断电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紧急断电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线紧急断电装置,包括配电箱以及位于配电箱前表面的箱门,还包括远程操控台以及远程操控台的内部安装的无线发射模块,所述配电箱的内部安装有总开关,且配电箱的内侧位于总开关的上方安装有断电盒,所述总开关的前表面中部设置有手柄,且手柄的一端外表面卡合有卡合机构,所述卡合机构的上端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断电盒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下表面与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断电盒与配电箱的连接处设置有安装板,所述断电盒的内部位于安装板的外表面设置有无线接收模块,所述安装板的外表面位于无线接收模块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无线通信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无线接收模块的下端设置有处理器,所述安装板的外表面靠近处理器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蓄电池,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无线接收模块、处理器和蓄电池均设置在断电盒的内部,所述断电盒的表面安装有操控按钮,且操控按钮与处理器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合机构包括连杆以及位于连杆上端的外螺纹杆,所述连杆的下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连接座,且连杆与连接座之间设置有轴杆,且轴杆的两端贯穿连杆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的下端设置有卡座,所述卡座的内侧面设置有卡板A,且卡座的下端贯穿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贯穿卡座的下表面与卡板A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下端对应外螺纹杆的位置处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连杆的一端与电动伸缩杆通过内螺纹孔和外螺纹杆固定连接,且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杆与连接座转动连接,所述卡板A的表面设置有绝缘橡胶防滑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手柄为一种长方体结构,且手柄的一端与卡合机构通过卡座卡合固定,所述卡座为一种凵型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杆的一端与配电箱通过固定板和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与断电盒焊接固定,所述断电盒与固定杆通过安装板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季鹏,未经王季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213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易型旅游编钟模拟品
- 下一篇:新型可见光电泳透射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