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32AH蓄电池壳热流道一出四模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20437.6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90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缪琦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耐富(长兴)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27;B29C45/28;B29C45/40;B29C45/77;B29C45/03;B29L3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梁正贤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32 ah 蓄电池 热流 道一出四 模具 结构 | ||
1.32AH蓄电池壳热流道一出四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模总成(10),所述上模总成(10)沿竖直方向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相互叠加连接的隔热板(1)、上模固定板(2)、热流道板(3)、上模盖板(4)及上模板(5),所述上模板(5)上设置有若干四个等距排列且用于注塑成型蓄电池壳(50)的腔室(51),及围绕该腔室(51)设置且对腔室(51)内成型的所述蓄电池壳(50)进行冷却的冷却流道,所述上模总成(10)内设置有与该腔室(51)连通且向该腔室(51)内注入热塑胶的热流道组(6),该热流道组(6)包括用于进料的进料嘴(61),与该进料嘴(61)连接的分流板(62),及沿该分流板(62)的中心点成中心对称设置的四组等距排列且与所述腔室(51)一一对应的注料嘴组(63),所述进料嘴(61)相对于所述注料嘴组(63)设置于所述分流板(62)另一侧端面的中心点上,所述分流板(62)成阶梯设置,其内分别设置有位于上部的主流道(621)、位于下部的支流道(622)及分流道(623),所述主流道(621)的中点与所述进料嘴(61)连通,其两端连通对应的所述支流道(622)的中点,该支流道(622)的两端连接对应的所述分流道(623)的中点,该分流道(623)的两端连接位于同一组的所述注料嘴组(63)内的注料嘴(631);以及
下模总成(20),所述下模总成(20)沿竖直方向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相互叠加的推板(7)、下模板(8)及下模固定板(9),所述推板(7)沿竖直方向推动设置,所述下模板(8)上竖直设置有若干的入子单元(81),该入子单元(81)穿透所述推板(7)与所述腔室(51)一一对应穿插配合形成与蓄电池壳(50)成仿形设置的成型腔,所述下模固定板(9)与所述下模板(8)连接设置,所述下模总成(20)内设置有推动所述推板(7)的推送组件(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2AH蓄电池壳热流道一出四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盖板(4)密封罩设于所述腔室(51)上,且该上模盖板(4)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进料嘴(61)的进料嘴安装孔(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2AH蓄电池壳热流道一出四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51)宽度方向所在的侧壁成弧形向外凸起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2AH蓄电池壳热流道一出四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道组(6)还包括电加热元件(64),所述电加热元件(64)埋设于所述分流板(62)内,其围绕所述主流道(621)、支流道(622)及分流道(623)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2AH蓄电池壳热流道一出四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621)的直径为D1,所述支流道(622)的直径为D2,所述分流道(623)的直径为D3,D1、D2及D3满足关系:D1>D2>D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2AH蓄电池壳热流道一出四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的所述注料嘴组(63)均包括沿所述蓄电池壳(50)的中心点成中心对称的注料嘴(631),该注料嘴(631)成对角设置于对应的所述腔室(51)上方,且该注料嘴(631)分别对应设置于成型的所述蓄电池壳(50)长度方向上排列的第二组及第五组单格(501)的宽度方向的中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2AH蓄电池壳热流道一出四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7)与所述上模板(5)对应配合的位置处凹陷设置有虎口(70),该虎口(70)为斜坡设置,其与所述上模板(5)底部围绕所述腔室(51)的凸嘴(52)对应包覆设置,且该凸嘴(52)围绕所述腔室(51)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耐富(长兴)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优耐富(长兴)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2043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电照射频率调整器
- 下一篇:旋风套管式换热土壤储能螺旋地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