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潜水电泵内首道机械密封泄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18575.0 | 申请日: | 201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65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胡晓飞;张王徽;陈建;陆保文;郑勤;丁陈民;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正元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3/08 | 分类号: | F04D13/08;F04D2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1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潜水 电泵内首道 机械 密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潜水电泵内首道机械密封泄压装置,包括潜水电泵组件,潜水电泵组件具有导叶体,潜水电泵组件具有潜水电泵转轴,罩壳与潜水电泵转轴之间设有多组机械密封,首道机械密封室处所对应的罩壳的表面固定焊接有支撑座,导叶体外部的表面对应罩壳上的支撑座焊接有封堵座,封堵座与支撑座之间共同开设有通孔,通孔上插设有连通杆,连通杆位于首道机械密封室内的一端连接有支撑片,连通杆位于支撑片和支撑座之间的部分套设有弹簧,连通杆与支撑片之间共同开设有L型连通孔。本实用新型在运用的过程中,当潜水电泵运行时,首道机械密封室能够实现泄压,进而使首道机械密封室所对应的机械密封不容易发生损坏,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潜水电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潜水电泵内首道机械密封泄压装置。
背景技术
潜水电泵在使用的过程中首道机械密封室内的压力较大,进而使首道机械密封室所对应的机械密封容易产生损坏,并直接影响到潜水电泵的使用寿命。
专利申请号CN201020102754.5所提出的潜水电泵内首道机械密封泄压装置中通过“通孔”的设计使得首道机械密封的室与潜水电泵外界连通,并以此来解决首道机械密封室内压力较大的问题。
然而伴随着潜水电泵的长时间使用以及水下环境的复杂性,会使得“通孔”被水体的杂质所堵塞,并进一步导致设置的“通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消失。为此,我们针对专利申请号CN201020102754.5中“通孔”的技术要点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并以此提出潜水电泵内首道机械密封泄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潜水电泵内首道机械密封泄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潜水电泵内首道机械密封泄压装置,包括潜水电泵组件,所述潜水电泵组件具有导叶体,所述导叶体内设有罩壳,所述潜水电泵组件具有潜水电泵转轴,所述罩壳与潜水电泵转轴之间设有多组机械密封,多组所述机械密封与罩壳之间形成首道机械密封室和次道机械密封室,所述首道机械密封室处所对应的罩壳的表面固定焊接有支撑座,所述导叶体外部的表面对应罩壳上的支撑座焊接有封堵座,所述封堵座与支撑座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封堵座与支撑座之间共同开设有通孔,且所述通孔贯穿对应的导叶体和罩壳,所述通孔上插设有连通杆,所述连通杆一端的端面与封堵座的端面相平齐,所述连通杆另一端的端面延伸至支撑座端面的外部且位于首道机械密封室内,所述连通杆位于首道机械密封室内的一端连接有支撑片,所述连通杆位于支撑片和支撑座之间的部分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支撑片和支撑座进行焊接,所述连通杆与支撑片之间共同开设有L型连通孔,所述L型连通孔的一端贯穿支撑片的中心,所述L型连通孔的另一端延伸至连通杆远离支撑座一端的外侧面。
优选的,所述支撑片与连通杆之间为一体式设计。
优选的,所述连通杆在封堵座、支撑座、导叶体及罩壳之间的通孔内可进行移动。
优选的,所述弹簧在未受力压缩时,此时所述连通杆远离支撑座的一端端面与封堵座的端面相平齐,且所述L型连通孔远离支撑座的一端朝向封堵座的内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正元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正元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185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网络控制箱
- 下一篇:一种高效制热兼除霜功能的空气源热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