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凝血测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17170.5 | 申请日: | 2019-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92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骏;孙海旋;杨维;王弼陡;吕丹辉;曾维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33/49 | 分类号: | G01N33/49;G01N35/00;G01N35/02;G01N3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韩飞 |
| 地址: | 21516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凝血 测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凝血测试装置,包括:安装架、样品杯旋转升降机构、凸轮楔形微位移机构、位置调节机构、血液检测装置以及振荡机构。本实用新型的凝血测试装置通过振荡机构带动样品杯旋转升降机构进行往复旋转,从而对样品杯中的血样进行规则振荡,通过凸轮楔形微位移促动机构带动血液检测装置上的探针进行垂直方向的往复微位移促动,以模拟人体内血液凝固的生理过程,从而保证检测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通过位置调节机构调节血液检测装置上的探针的位置,使探针对准样品杯的中心,使测量保持一定的一致性,能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凝血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凝血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凝血即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是生理性止血的重要环节,血液凝固的实质就是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变成不可溶的纤维蛋白的过程。血栓弹力谱仪用于临床检验,是监测凝血特性的重要工具之一,现有的血液动力学分析装置,常采用的是自由悬挂探针的测量方式,测杯杯头固定于探针上,杯头放入杯身时不容易保持直立,且处于悬挂状态的探针极易受到外界振动、冲击的干扰,测量参数的维度也仅限于一轴;另外,传统的血液动力学分析装置存在测量精度低、稳定性差、制造成本高,并且测量的维度单一等缺陷,已无法满足现今临床凝血检测分析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凝血测试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凝血测试装置,包括:安装架、样品杯旋转升降机构、凸轮楔形微位移机构、位置调节机构、血液检测装置以及振荡机构;
所述样品杯旋转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用于放置样品杯以及实现样品杯的手动升降;
所述血液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位置调节机构上,所述位置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血液检测装置上的探针的位置,使所述探针对准所述样品杯的中心;
所述凸轮楔形微位移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位置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凸轮楔形微位移机构上,所述凸轮楔形微位移机构用于带动所述血液检测装置进行垂直方向的往复位移;
所述振荡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用于带动所述样品杯旋转升降机构进行往复旋转。
优选的是,所述安装架包括下基板、设置于所述下基板上的立柱、设置于所述立柱上端的上基板、设置于所述上基板上的微位移机构转接板、设置于所述上基板上的水平仪与温控表、设置于所述下基板上的主控装置及设置于所述下基板底部的垫脚。
优选的是,所述样品杯旋转升降机构包括固接在所述下基板上的升降导向杆、可上下滑动套设在所述升降导向杆上的球头柱塞座、可上下滑动套设在所述升降导向杆上且与所述球头柱塞座的上端面固接的直线轴承、固接在所述直线轴承上的升降平台、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升降平台上的旋转平台、设置在所述旋转平台上的样品杯托以及设置在所述样品杯托上的用于放置所述样品杯的样品杯架;
所述球头柱塞座中部开设有供所述升降导向杆穿过的导向孔,其侧周上开设有若干贯通至所述导向孔的柱塞孔,所述柱塞孔内插设有球头柱塞,所述球头柱塞的内端用于顶压所述升降导向杆的外壁。
优选的是,所述旋转平台的两侧固接有2组旋转推爪,所述旋转推爪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推爪和第二推爪,所述第一推爪和第二推爪相互面对的侧壁为各自的内侧壁,所述第二推爪上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倾斜面和卡槽。
优选的是,所述凸轮楔形微位移促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微位移机构转接板上的底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连接的端面凸轮、配合插设在所述端面凸轮上开设的端面槽中的从动销、与所述从动销固接且底面与所述底板可滑动连接的下楔形块、通过楔形面可滑动设置在所述下楔形块上的上楔形块、固接于所述上楔形块底部的直线轴承以及上端插设在所述直线轴承中且下端与所述底板固接的导向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171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淋浴房门板缓冲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燃气热水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