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PCB产线的高速分拣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17135.3 | 申请日: | 201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66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董加归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石金铖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52 | 分类号: | B65G47/52;B65G47/90;B65G4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瑞创华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70 | 代理人: | 邓瑞;辜强 |
地址: | 435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pcb 高速 分拣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PCB产线的高速分拣设备,包括框架,框架的内腔传动连接有入料输送线,框架的内腔固定连接有CCD检测箱,入料输送线的右侧贯穿CCD检测箱的左侧并延伸至CCD检测箱的右侧,本实用新型涉及PCB分拣技术领域。该用于PCB产线的高速分拣设备,通过入料输送线进行输送,通过CCD检测箱进行位置判定,后通过并联机器人带动末端吸具对PCB板进行吸附输送,直接将PCB板叠放整齐,减少PCB板之间的摩擦,减少PCB板在改工序的不合格品率,解决了生产PCB板时,采用升降输送机自由降落成叠,达成堆叠目的,目前的升降输送机和旋转式收板机容易造成PCB板于PCB板之间的摩擦,造成PCB板之间摩擦产生痕迹,影响PCB板的质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CB分拣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PCB产线的高速分拣设备。
背景技术
PCB中文名称为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载体,由于它是采用电子印刷术制作的,故被称为印刷电路板,PCB基板材料业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此时期基板材料用的树脂、增强材料以及绝缘基板大量涌现,技术上得到初步的探索,这些都为印制电路板用最典型的基板材料--覆铜板的问世与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另一方面,以金属箔蚀刻法制造电路为主流的PCB制造技术,得到了最初的确立和发展,它为覆铜板在结构组成、特性条件的确定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现有的PCB在生产过程中,生产PCB板时,采用升降输送机自由降落成叠,达成堆叠目的,或者采用一种旋转式收板机来进行叠放;对于生产PCB 板时,采用人工收取PCB板并进行点数堆叠的方法,目前的升降输送机和旋转式收板机容易造成PCB板于PCB板之间的摩擦,造成PCB板之间摩擦产生痕迹,影响PCB板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PCB产线的高速分拣设备,解决了生产PCB板时,采用升降输送机自由降落成叠,达成堆叠目的,目前的升降输送机和旋转式收板机容易造成PCB板于PCB板之间的摩擦,造成PCB板之间摩擦产生痕迹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PCB 产线的高速分拣设备,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内腔传动连接有入料输送线,所述框架的内腔固定连接有CCD检测箱,所述入料输送线的右侧贯穿CCD检测箱的左侧并延伸至CCD检测箱的右侧,所述框架的顶部通过支撑架转动连接有并联机器人,所述并联机器人的表面通过导线与CCD检测箱的表面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并联机器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末端吸具。
优选的,所述框架的内腔从前到后分别传动连接有左出料输送线和右出料输送线。
优选的,所述入料输送线的表面低于左出料输送线和右出料输送线的内腔传动连接人工取料线。
优选的,所述框架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传送带封板。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PCB产线的高速分拣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用于PCB产线的高速分拣设备,框架的内腔传动连接有入料输送线,框架的内腔固定连接有CCD检测箱,入料输送线的右侧贯穿CCD检测箱的左侧并延伸至CCD检测箱的右侧,框架的顶部通过支撑架转动连接有并联机器人,并联机器人的控制系统与CCD的控制系统通过网线连接,通过入料输送线进行输送,通过CCD检测箱进行位置判定,后通过并联机器人带动末端吸具对PCB板进行吸附输送,直接将PCB板叠放整齐,减少PCB板之间的摩擦,减少PCB板在该工序的不合格品率,解决了生产PCB板时,采用升降输送机自由降落成叠,达成堆叠目的,目前的升降输送机和旋转式收板机容易造成PCB板于PCB板之间的摩擦,造成PCB板之间摩擦产生痕迹,影响 PCB板质量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石金铖矿业有限公司,未经黄石金铖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171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灶智能自动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出水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