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落叶松种子采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16391.0 | 申请日: | 2019-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3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 发明(设计)人: | 杨贵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贵海 |
| 主分类号: | A01D46/00 | 分类号: | A01D46/00;A01D46/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岩跃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9 | 代理人: | 谷岳 |
| 地址: | 15021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落叶松 种子 采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种子采集技术领域的一种落叶松种子采集装置,包括装配杆,所述装配杆底部内壁通过轴承竖向活动设置有丝杠,所述安装杆左侧外壁顶部固定设置有剪切机构,所述收集袋通过固定盖固定在固定环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转动杆,通过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的配合驱动丝杠转动,从而驱动活动块上下移动,活动块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安装杆上下移动,方便使用人员根据需要调节剪切高度,使用方便,通过设置有剪切机构,使用人员只需要按动控制开关进行控制微型伺服电动缸,微型伺服电动缸带动圆形块伸长,两组剪切板张开,微型伺服电动缸带动圆形块缩短,两组剪切板合上,降低长期工作强度,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子采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落叶松种子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落叶松是中国大兴安岭针叶林的主要树种,现有的落叶松种子采集大多采用采集装置进行人工采集,现有的采集装置存在着落叶松树木高大不易采集和采集到的果实从高处掉落已损坏或不易寻找等问题,采集较为麻烦,不方便人工进行采集,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落叶松种子采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落叶松种子采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落叶松种子采集装置,包括装配杆,所述装配杆前后侧外壁底部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装配杆底部内壁通过轴承竖向活动设置有丝杠,所述装配杆右侧外壁底部插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左端固定套接有主动锥齿轮,且丝杠外壁底部套接有与主动锥齿轮啮合的从动锥齿轮,所述装配杆内腔滑动设置有活动块,所述丝杠顶端贯穿活动块,所述活动块顶部固定设置有安装杆,所述丝杠位于安装杆内侧,所述安装杆顶部贯穿装配杆顶部,所述安装杆左侧外壁顶部固定设置有剪切机构,所述安装杆左侧外壁通过镶块固定设置有与剪切机构配合的固定环,且剪切机构位于固定环上方中部,所述固定环内活动插接有收集袋,所述固定环顶部固定设置有环形的凸边,且凸边顶部卡接有相匹配的固定盖,所述收集袋通过固定盖固定在固定环上。
进一步地,所述剪切机构包括与安装杆左侧外壁固定连接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微型伺服电动缸,所述微型伺服电动缸输出端贯穿壳体并固定连接有圆形块,所述壳体左侧外壁前后侧均焊接有U形块,且两组U形块左侧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连杆,两组所述连杆另一端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V型块,所述圆形块前后侧外壁均开设有凹槽,且V型块靠近圆形块的一侧外壁中部均通过转轴与凹槽内壁转动连接,两组所述V型块相对一侧外壁靠左侧的位置均固定设置有剪切板,两组所述剪切板相对一侧外壁均匀设置有锯齿。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盖包括位于固定环上方的盖体,所述盖体底部开设有与凸边匹配的环形卡槽,所述盖体顶部外壁环形阵列插接有槽底固定螺栓,且凸边顶部外壁开设有与固定螺栓匹配的螺孔。
进一步地,所述装配杆右侧外壁底部设置有控制开关,且微型伺服电动缸与控制开关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块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导向滑块,且装配杆内壁设置有与导向滑块匹配的导向滑槽,且导向滑块嵌入导向滑槽内。
进一步地,前后侧所述把手上均套接有防护套,且防护套为橡胶防护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转动杆,通过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的配合驱动丝杠转动,从而驱动活动块上下移动,活动块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安装杆上下移动,方便使用人员根据需要调节剪切高度,使用方便,通过设置有剪切机构,使用人员只需要按动控制开关进行控制微型伺服电动缸,微型伺服电动缸带动圆形块伸长,两组剪切板张开,微型伺服电动缸带动圆形块缩短,两组剪切板合上,降低长期工作强度,使用方便,同时设置有与剪切机构配合的收集袋、固定环和固定盖,通过固定环和固定盖使收集袋张开,方便剪落的种子掉进收集袋,不会造成从高处掉落已损坏或不易寻找等问题,同时收集袋通过环形卡槽和凸边进行初步固定,可通过固定螺栓进一步固定,提高收集袋固定能力,使收集袋在收集种子时,不会向下掉落脱离固定环,保证收集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贵海,未经杨贵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163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快速扩展的多功能电子线路实验板
- 下一篇:一种除重金属用反应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