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15796.2 | 申请日: | 201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10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华海良;陈爱民;林成有;刁毅飞;程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11343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51908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机 出声口 导音管 分流器 混音腔 混音 声音发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 声波 低频声波 中高频 传输路径 耳机佩戴 混合输出 结构空间 整体音质 层次感 舒适度 可塑性 壁面 管内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耳机,包括:声音发生装置,声音发生装置设置有第一出声口和第二出声口;分流器,分流器设置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的入口与第一出声口相连接,第二通道的入口与第二出声口相连接;导音管,导音管的一端与第一通道相连接;混音管,混音管内设置有混音腔,混音管与分流器相连接,导音管的另一端位于混音腔内,第二通道的出口位于导音管与混音腔的壁面之间。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耳机,中高频声波和低频声波的传输路径不同,中高频声波和低频声波混合输出有明显的层次感,提高了耳机的整体音质,节省了耳机内部的结构空间,增强了耳机外观的可塑性,提升了耳机佩戴的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设备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高品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人们对与其配合应用的耳机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音质的要求更为明显。在用户的日常使用中,往往要求耳机在结构小巧的基础上,可以兼顾中高频声波和低频声波,保证音波的输出质量。
在现有耳机制造工艺中,由于耳机内部空间结构及整体造型的限制,中高频声波和低频声波通过同一个传输路径进行混合传输。由于中高频声波和低频声波的自身频率性质,在声波输出的过程中,通过同一个传输路径进行混合传输会出现顾此失彼,声音混杂的现象,使得现有耳机难以兼顾耳机的中高频声波和低频声波,会出现顾此失彼,声音混杂的现象,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耳机。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耳机,包括:声音发生装置,声音发生装置设置有第一出声口和第二出声口;分流器,分流器设置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的入口与第一出声口相连接,第二通道的入口与第二出声口相连接;导音管,导音管的一端与第一通道相连接;混音管,混音管内设置有混音腔,混音管与分流器相连接,导音管的另一端位于混音腔内,第二通道的出口位于导音管与混音腔的壁面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耳机,声音发生装置设置有第一出声口和第二出声口,分流器设置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混音管的内部设置有混音腔,导音管位于混音腔内部,且导音管与混音管间隔设置,导音管的外壁与混音管的内壁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其中,声音发生装置的第一出声口先后通过第一通道及导音管与混音腔相连通;声音发生装置的第二出声口通过第二通道与导音管的外壁和混音管的内壁之间的空隙相连通。
在耳机工作过程中,声音发生装置会产生中高频声波和低频声波,其中,中高频声波先后经过第一出声口、第一通道及导音管进入到混音腔;低频声波先后经过第二出声口、第二通道进入到导音管的外壁与混音管的内壁形成的空隙内,中高频声波和低频声波最终在混音腔内混合。即,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耳机中高频声波和低频声波通过彼此独立的传输通道进行传输,且中高频声波与低频声波在混音腔的前段由导音管隔离,中高频声波与低频声波在混音腔的后段内混合,并将混合后的声波输至出音口。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耳机,由于中高频声波和低频声波的传输路径不同,中高频声波和低频声波到达混音腔的时间有不同,中高频声波和低频声波混合输出有明显的层次感,且不会影响中高频声波的灵敏度,从而提高了耳机的整体音质;此外,中高频声波的传输通道与低频声波的传输通道通过导音管隔离,有效节省了耳机内部的结构空间,增强了耳机外观的可塑性,提升了耳机佩戴的舒适度。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善耳机内部声波传导结构,使声音的混响有更好的处理方式,使中高频声波和低频声波得到较好的平衡,从而提高耳机音质的延伸性和层次感。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耳机,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通道在分流器内呈螺旋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157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耳机
- 下一篇:入耳式的动圈和动铁混合的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