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启动马达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14329.8 | 申请日: | 2019-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60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广;袁彬;黄继轩;邵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N11/00 | 分类号: | F02N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郎志涛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启动 马达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启动马达,涉及发动机领域。该启动马达包括:外斜齿轮,所述外斜齿轮与转子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内斜齿圈,与启动齿轮同轴固定;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推动所述转子移动,带动所述外斜齿轮与所述内斜齿圈啮合或者脱开;伸出弹簧,设置于所述内斜齿圈与所述推动机构之间,用于减缓推动速度并回弹使所述外外斜齿轮脱出;检测单元,检测所述推动机构的推动行程;控制机构,接受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信号,并控制所述推动机构的开闭以及控制定子线圈的开闭。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启动马达存在较大风险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启动马达。
背景技术
1、启动马达齿轮在旋转过程中快速伸出,容易造成齿圈和齿轮的磨损。
2、启动马达通过电磁铁吸合,推动齿轮伸出,启动时间短,容易造成线圈过热烧毁。
综上,发动机启动马达存在风险。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启动马达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解决启动马达存在较大风险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启动马达,包括:
外斜齿轮,所述外斜齿轮与转子通过连接结构连接;
内斜齿圈,与启动齿轮同轴固定;
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推动所述转子移动,带动所述外斜齿轮与所述内斜齿圈啮合或者脱开;
伸出弹簧,设置于所述内斜齿圈与所述推动机构之间,用于减缓推动速度;
检测单元,检测所述推动机构的推动行程;
控制机构,接受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信号,并控制所述推动机构的开闭以及控制定子线圈的开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启动马达,当发动机需要启动时,控制单元控制推动机构工作,通过缓慢推动启动马达转子移动,移动过程中推动外斜齿轮和内斜齿圈对接,如果齿轮间隙没有对齐,将会缓慢挤压推出弹簧,内斜齿圈和外斜齿轮逐步吻合,外斜齿轮带动内斜齿圈转动,因为推动机构的缓慢推动和弹簧作用,所以转动较慢,转动的角度大于1.5个外斜齿轮和内斜齿圈的齿间距,确保在转动过程中,外斜齿轮和内斜齿圈对接顺利。当外斜齿轮和内斜齿圈对接顺利时,推动机构运行位置到达设定位置,检测单元检测对接顺利,反馈信号至控制机构,控制单元控制推动机构停止输出,定子通电,使转子转动,带动内斜齿圈最终带动启动齿轮转动,发动机启动。
当发动机启动完成,控制单元控制定子断电,推动机构快速回收,同时因为弹簧的弹力,启动马达齿轮快速收回,最终实现了马达的快速脱开。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启动马达,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子的一端固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推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通过涡轮蜗杆结构推动所述转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子的另一端与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固定有推板,所述外斜齿轮固定于推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伸出弹簧套设在所述外斜齿轮周测,一端与所述推板固接,一端与所述内斜齿圈的端面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单元采用位置传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单元和继电器,控制单元通过所述继电器控制所述定子通断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143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缸盖与机体的密封结构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 下一篇:发动机旋转组合式油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