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重复开闭的医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14261.3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41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唐志;范茗侨;冷德嵘;李常青;李宁;奚杰峰;金鸿雁;韦建宇;刘春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22 | 分类号: | A61B17/122;A61B17/128;A61B17/08;A61B9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成律师事务所 11646 | 代理人: | 张栋栋 |
地址: | 210032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复 开闭 医用 装置 | ||
一种可重复开闭的医用装置,包括:闭合夹;夹座;控制线;外套管;致动器;可释放连接部件,所述可释放连接部件具有大致为管状结构,在其远端侧具有径向上可扩张结构,所述可扩张结构的远端部与所述夹座近端部的外壁接合;控制线远端设有扩张致动部件,当控制线向近端拉动时,所述扩张致动部件与所述可扩张结构抵接并驱动所述可扩张结构远端侧径向上扩张,进而释放所述夹座。基于上述设置可以实现对可重复开闭的医用装置的简化,并可优化使用手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闭合组织的装置,属于人体内使用的医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用于人体内组织闭合的医疗器具中,可释放的组织闭合夹是常规采用的装置,其通过递送装置将夹体递送至人体内待闭合位置,通过致动线闭合夹子并通过自锁定或其他锁定夹体使得夹子夹持组织并闭合锁止后,将夹体滞留在体内,从而实现组织闭合。而如何实现快速有效的释放过程是这类装置安全有效使用的关键点,也是结构改进的难点。
现有专利CN103989500A公开了该夹子组件包括夹持组件以及夹座,与夹座连接的释放部件包括过渡帽、连接件、卡扣、荆爪等部件,各部件间套设结构相对复杂,荆爪需要与夹座近端的孔精确配合,装配制造工艺难度相对较高。文献EP1328199B1中公开了多种锁定夹臂的外鞘管与连接管可释放连接的方式,而其采用的各种方式中连接管与外鞘管在释放过程中均存在滑动摩擦,即连接管与外鞘管分离时,连接管需要克服其与外鞘管的摩擦力,才能实现释放,这种分离原理导致在闭合夹子组件的过程中,顺滑程度差,在释放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付出更大的拉力才能实现夹子的释放,相应地,在装配过程也会存在更大的困难。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亦或结构相对复杂不易装配,亦或手感不够顺滑操作不便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兼具结构简单、操作手感更优的可重复开闭的组织闭合装置,包括:
闭合夹,具有远端可打开或闭合的至少两片夹腿;夹座,所述夹腿近端部通过定位销轴枢接于所述夹座;控制线,其远端与所述夹腿近端连接以驱动所述闭合夹打开或闭合;外套管,套设于所述控制线外部;致动器,其与所述控制线近端固定连接,通过移动所述致动器以驱动所述控制线移动;还包括可释放连接部件,所述可释放连接部件具有大致为管状结构,在其远端侧具有径向上可扩张结构,所述可扩张结构的远端部与所述夹座近端部的外壁接合;控制线远端设有扩张致动部件,当控制线向近端拉动时,所述扩张致动部件与所述可扩张结构抵接并驱动所述可扩张结构远端侧径向上扩张,进而释放所述夹座。
进一步地,所述闭合夹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夹腿,每个所述夹腿的近端具有容纳所述定位销轴的滑槽,所述滑槽至少具有近端的第一区和位于远端的第二区,所述第一区与所述第二区具有一定夹角,从而限定出:当所述定位销轴在第一区内移动时,所述两个夹腿可重复打开或闭合,当所述定位销轴进入所述第二区时,所述两个夹腿形成锁止闭合状态,其中,所述第一区和第二区相交部分的滑槽内径小于定位销轴直径,当所述致动器施加的朝向近端的驱动力大于所述阈值时,定位销轴由所述第一区进入所述第二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区中心线由近端向远端远离夹腿闭合吻合线,所述第二区中心线与所述夹腿闭合吻合线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区和第二区相交部分的滑槽内壁上具有一锁止凸起,当所述致动器施加的朝向近端的驱动力大于所述阈值时,定位销轴由所述第一区进入所述第二区。
进一步地,所述锁止凸起位于靠近夹腿闭合吻合线一侧的滑槽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锁止凸起具有孔状部,当所述锁止凸起受到所述定位销轴压迫,所述孔状部形变,进而所述定位销轴进入第二区。
进一步地,所述夹腿一体成型,具有远端用于夹持组织的夹持部及能够收纳于夹座内的活动部,所述滑槽位于所述活动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142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催化剂生产中的大型高效的沉降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润滑剂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