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净化单孔腹腔镜操作平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13748.X | 申请日: | 2019-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82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浦东医院(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 地址: | 20139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净化 单孔 腹腔镜 操作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净化单孔腹腔镜操作平台,包括罩体以及设置在该罩体上的进气管、排气管和至少三个穿刺套管,罩体的底部开口,进气管用于向患者的腹腔内充气,排气管用于排出腹腔内的气体及烟雾,具有外部段及延伸段,外部段穿过罩体,延伸段用于放置在腹腔内,接近腹腔的一端为向外凸起的空心圆球状体,该空心圆球状体上具有多个排气孔,外部段上设有用于调节腹腔内的气体排出流速的流量调节阀、滤膜及二氧化碳吸附剂包。本实用新型的双净化单孔腹腔镜操作平台能够更好地排出腹腔内的烟雾,保持清晰的视野,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同时吸附排除的二氧化碳,减少其对医务人员的健康危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双净化单孔腹腔镜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单孔腹腔镜手术只需在唯一切口中放置一个单孔腹腔镜操作平台,与传统多孔腹腔镜手术相比,切口更少,更加美观,同时减少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创伤,是外科微创手术的发展方向之一。作为单孔腹腔镜手术的关键器械,单孔腹腔镜操作平台在单孔腹腔镜手术中的作用不容小觑。
临床上使用的单孔腹腔镜操作平台一般具有罩体、设置在罩体底端的密封板以及设置在罩体上的多个穿刺套管、一个进气管及一个排气管。在单孔腹腔镜手术中,将罩体的底端放置在腹壁上的切口处,密封板与切口处的底板卡合从而将罩体固定。进气管与外界的气腹机连接,向腹腔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腹腔压力,从而形成手术用的操作腔。一个穿刺套管作为观察通道放置摄像头,另外的穿刺套管作为手术通道放置多个手术钳、手术剪等操作器械从而进行手术。但是,进气管和排气管的开口均位于罩体内,处于患者的腹壁以上、腹腔之外,手术过程中因电凝、电切或超声刀等操作产生的烟雾的排出主要依靠烟雾自身的扩散,因此烟雾的排出不畅,腹腔内积存烟雾,影响摄像头的观察,给手术操作带来困难,增加手术风险。此外,二氧化碳气体随烟雾一起排出,二者均危害手术室内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再者,现有的排气管道不能有效控制排气速度,容易产生过度排气而导致的腹腔内压力明显下降,使得有效操作空间不足,妨碍手术操作顺利实施,亦增加手术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净化单孔腹腔镜操作平台,使手术中产生的烟雾在腹腔内循环起来,有效地被排出体外,并且过滤掉烟雾和二氧化碳气体,达到“双净化”的目的,避免危害工作人员身体健康;排气管道上的流量调节阀便于控制排气速度,减少因腹腔内压力骤降而影响手术顺利实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净化单孔腹腔镜操作平台,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罩体以及设置在该罩体上的进气管、排气管和至少三个穿刺套管,其中,罩体的底部开口,用于与患者的腹壁相贴合,进气管用于向患者的腹腔内充气,一端用于与外部的气腹机连通,另一端与罩体相连通,排气管用于排出腹腔内的气体及烟雾,具有外部段及延伸段,外部段穿过罩体,一端与大气连通,另一端与延伸段相连通,延伸段用于放置在腹腔内,接近腹腔的一端为向外凸起的空心圆球状体,该空心圆球状体上具有多个排气孔,外部段上设有用于调节腹腔内的气体排出流速的流量调节阀以及用于过滤烟雾中的颗粒的滤膜。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净化单孔腹腔镜操作平台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外部段与延伸段可拆卸连接,外部段为硬管,延伸段为软管,软管与硬管相连接的一端的内径与硬管的外径相适应。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净化单孔腹腔镜操作平台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软管的长度为10cm~15cm。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净化单孔腹腔镜操作平台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空心圆球状体的直径为0.3cm~1.5cm。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净化单孔腹腔镜操作平台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设置在外部段内的二氧化碳吸附剂包,用于吸收由腹腔排出的二氧化碳。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净化单孔腹腔镜操作平台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二氧化碳吸附剂包由无纺布包裹二氧化碳吸附剂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浦东医院(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未经上海市浦东医院(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137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发热超细纤维毛巾
- 下一篇:多功能休闲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