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间管及后处理总成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12516.2 | 申请日: | 2019-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39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 发明(设计)人: | 马东岭;张忠峰;王峰;崔志勇;江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F01N1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子宽 |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间 处理 总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间管,设置在后处理总成与排气尾管连通的连通管的内腔底部,包括中间管主体和内管,所述内管设置在所述中间管主体的侧壁的底部,所述中间管主体和所述内管的两端均设置有开口,所述内管一端的开口位于所述中间管主体的外部,另一端的开口位于所述中间管主体的内部;所述中间管主体下端的开口与所述后处理总成的外部连通。本实用新型的中间管,使通过排气尾管进入后处理总成的雨水能够及时从中间管排出,避免了后处理载体受到雨水污染,提高了排放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发动机尾气后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间管及后处理总成。
背景技术
后处理总成装配在燃油发动机排气系统末端,通过后处理总成内部的载体和催化剂的作用,将发动机尾气进行化学反应,使排放的废气达到排放控制指标要求。
如图2所示,非道路产品升级到四阶段以后,将增加后处理结构以满足排放要求,受制于整车布置限制,后处理的排气尾管仍将装配在后处理总成5上,裸露在整机机罩外,雨水进入排气尾管过多或无法及时排出,将会进入后处理载体4的内部,造成载体污染,降低排放性能。
因此,如何避免雨水进入发动机的后处理总成,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间管,使通过排气尾管进入后处理总成的雨水能够及时从中间管排出,避免了后处理载体受到雨水污染,提高了排放性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后处理总成,所述后处理总成内设置有上述的中间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间管,设置在后处理总成与排气尾管连通的连通管的内腔底部,包括中间管主体和内管,所述内管设置在所述中间管主体的侧壁的底部,所述中间管主体和所述内管的两端均设置有开口,所述内管一端的开口位于所述中间管主体的外部,另一端的开口位于所述中间管主体的内部;所述中间管主体下端的开口与所述后处理总成的外部连通。
优选地,所述中间管主体的底部与所述连通管固定连接;所述中间管主体的底端位置设置有细长管体,所述细长管体一端与所述中间管主体的底端开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后处理总成的外部连通。
优选地,所述内管为L型。
优选地,所述内管位于所述中间管主体的外部的开口为喇叭形开口。
优选地,所述内管的高度低于所述连通管与所述后处理总成连通的通孔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中间管主体的高度高于所述连通管与所述后处理总成连通的通孔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中间管主体和所述内管均为不锈钢材质。
优选地,所述中间管主体和所述细长管体为一体铸造成型。
优选地,所述中间管主体和所述细长管体无缝焊接在一起。
一种后处理总成,所述后处理总成的内腔底部设置有中间管,所述中间管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中间管。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中间管,后处理总成内增加所述中间管,雨水顺着排气尾管进入后处理总成后积存时,利用连通器原理,通过内管流入中间管主体后排出后处理总成。当发动机工作时,在废气上流的作用下,中间管主体的上部形成低压力区,后处理总成底部为高压力区,后处理总成下部的废气通过内管进入中间管主体,向上高速流动,通过内管与中间管主体连通的开口高速流出,在中间管主体的下部形成一定的喷射式虹吸,使中间管主体用于排水的开口的位置的压力与大气压平衡或稍低于大气压,确保废气不会经过中间管主体用于排水的开口排出后处理总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125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度可调的纸质包装箱钉箱机
 - 下一篇:一种排气尾管的环抱型固定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