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妇产科临床上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12143.9 | 申请日: | 2019-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6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朱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磊 |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 地址: | 10002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妇产科 临床 上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妇产科临床上药装置,包括固定块和注射管,本实用新型一种妇产科临床上药装置新增加了注射管、粘绒头和防滑垫等,将注射管通过连接管和棉管固定连接,通过连接管将注射管中的药液挤压到棉管上的粘绒头上,通过粘绒头上的渗透孔和出液口作用渗透到粘绒头上的植绒球上,利用渗透上植绒球对妇产科临床进行涂抹上药,不需要不停的更换植绒棒在药液瓶中蘸取药液,避免药液瓶敞口易污染,并且,植绒棒不会由于一次性蘸取药液有限而导致不足以完成对妇产科临床的上药,利用注射管粘绒头的共同的作用,使得植绒球可以在保证充足药液的情况下进行较长时间的上药涂抹,既节约了资源避免浪费又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型妇产科临床上药装置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妇产科临床上药装置。
背景技术
妇产科临床上药装置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用具,主要用抽取或者注入气体或者液体对妇产科临床进行上药,妇产科临床上药装置上药的方式主要分为喷涂式和涂抹式,利用上药装置抽取药液,然后对患者的患处进行上药,用来治疗和预防各种妇产科临床症状,妇产科临床上药装置已成为现代妇产科临床治疗的重要装置。
现有的一种新型妇产科临床上药装置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妇产科临床上药装置在实际的上药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现有的妇产科临床上药装置利用一次性植绒棒进行妇产科临床的上药,由于需要不停的更换植绒棒在药液瓶中蘸取药液,药液瓶易污染,并且,植绒棒一次性蘸取的药液有限,不足以完成对妇产科临床的上药,需要不停的进行更换植绒棒进行蘸药,既产生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又延长上药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妇产科临床上药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植绒棒一次性蘸取的药液有限,不足以完成对妇产科临床的上药需要不停的进行更换植绒棒进行蘸药,既产生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又延长上药时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妇产科临床上药装置,包括固定块和注射管,所述固定块安装在注射管的右端外壁上,所述固定块的右端外壁内部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圆周内部设置有横向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最左端穿过固定块并设置在注射管的圆周内部,所述推动杆的左端外壁上设置有推动块,所述推动杆的右端外壁上设置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的右端外壁上设置有防滑垫,所述注射管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刻度线,所述注射管的正左方设置有棉管,所述棉管和注射管通过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棉管的左端设置有粘绒头,所述粘绒头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的圆周内部设置有渗透孔,所述出液口的四周粘绒头上设置有粘胶,所述粘绒头的圆周外壁设置有植绒球。
优选的,所述推动块和固定块相互之间保持相对平行状态,所述固定块和挤压块相互之间保持相对平行状态。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和注射管的左端外壁相互之间保持相对垂直状态。
优选的,所述推动杆和固定块相互之间保持相对垂直状态,所述推动杆和挤压块相互之间保持相对垂直状态。
优选的,所述防滑垫和挤压块通过胶水固定连接,所述防滑垫的厚度为两毫米。
优选的,所述固定孔的直径为零点九厘米,所述固定孔的直径略大于推动杆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出液口共设置有十六个,十六个所述出液口的形状大小均相同。
与现有新型妇产科临床上药装置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妇产科临床上药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磊,未经朱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121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离式棉棒
- 下一篇:支柱架内八内径558.8的新型双列圆锥滚子轴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