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服务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11540.4 | 申请日: | 2019-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66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 发明(设计)人: | 崔海英;区志辉;王保清;李明春;郭立书;杨国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尔创新(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 |
| 代理公司: | 天津知远君正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2236 | 代理人: | 何君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武清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服务器 |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服务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由外套盒、两个固定撑板、封装插板、服务器本体、两个减震垫和密封塞条组成,每个固定撑板上设有按照一字排列的并且间隔相同距离的多个固定孔,外套盒顶部四角位置处各设有一个服务器定位槽,每个服务器定位槽上设有通体导柱、压簧、填充片和紧固螺丝;该结构是一种保护性能更好,更加稳定牢固的车载服务器;整个车载服务器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外套盒采用通体镂空式的结构设计,安装拆卸十分方便,密封性好,更加安全耐用,弹簧能够更大限度地减缓车辆行驶途中所带来的震动和晃动,服务器能够不受到行车影响,运行更加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务器硬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服务器。
背景技术
互联让日常出行变得更加智能和便捷,同时也让出行更安全更环保。科技的不断推动和发展也使得一体式的互联解决方案得到了有效改善;其中,也包括了互联汽车的方方面面,从车内电子架构,到汽车与其他道路使用者的互联,以及未来的移动出行服务及应用等诸多方面;对于未来基于服务器的架构,车载服务器也是一种高性能的计算机,可以减少复杂性并充当网络管理员的角色。与智能天线模块一起,车载服务器还能做为通信的接口,为服务于远程维护和车辆网络安全的无线软件更新提供中央架构元素,服务器的运行必须需要稳定的支持,才能更好的使用,现市面上的车载服务器的构造都很单一,都是采用直接连接的方式进行安装,虽然在密封性能方面很好,但是由于行车的特殊性,对于车载服务器稳定运行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会使得车载服务器的信号减弱,并且严重时会使得车载服务器失灵,使得行车安全得不到有效保证,如果固定太过牢固,行车的剧烈晃动也会使得车载服务器的内部元件长时间处于摇摆状态,也会削减了车载服务器部件的使用寿命,如何改善行车途中对车载服务器产生的震动影响,让车载服务器能够正常运转,才是需要改进的关键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保护性能更好,并且减小了行车震动对服务器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更加稳定牢固的车载服务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载服务器,其特征在于:由外套盒、两个固定撑板、封装插板、服务器本体、两个减震垫和密封塞条组成,所述两个固定撑板分别水平位于外套盒底部的两侧位置处,所述两个固定撑板均与外套盒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固定撑板上还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多个固定孔之间间隔相同的距离按照一字排列分布在固定撑板的中部,所述多个固定孔均与固定撑板为固定连接,所述外套盒上还设有四个服务器定位槽,所述四个服务器定位槽分别位于外套盒顶部的四角位置处,所述四个服务器定位槽均与外套盒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服务器定位槽上还设有通体导柱、压簧、填充片和紧固螺丝,所述通体导柱位于服务器定位槽的下部,并且所述通体导柱位于外套盒内侧的顶部位置处,所述通体导柱穿过外套盒的顶部与服务器定位槽为固定连接,所述压簧位于通体导柱的内部,所述压簧与通体导柱为活动连接,所述填充片位于服务器定位槽的内部,所述填充片与服务器定位槽为固定连接,所述紧固螺丝位于服务器定位槽的中部,所述紧固螺丝穿过填充片与压簧为固定连接,所述封装插板位于服务器本体的一侧,所述封装插板与外套盒为活动连接,所述服务器本体位于外套盒的内部,所述服务器本体与外套盒为活动连接,所述服务器本体上还设有四个卡位槽,所述四个卡位槽位于服务器本体顶部的四角位置处,所述四个卡位槽均与服务器本体为固定连接,所述两个减震垫分别位于外套盒内部的两侧,所述两个减震垫均与外套盒为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塞条位于服务器本体的另一侧,所述密封塞条与外套盒为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四个服务器定位槽均为带有卡槽的圆形凹槽结构。
进一步,所述通体导柱为中空圆柱结构。
进一步,所述压簧为带有螺纹固定结构圆柱的弹簧结构。
进一步,所述填充片为卡扣式圆环硬塑圆片。
进一步,所述四个卡位槽分布在服务器本体顶部的位置关系与每个通体导柱分布在外套盒内侧的顶部的位置关系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尔创新(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威尔创新(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115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