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封闭式铜粉分离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10029.2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27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马锦强;潘磊;李华龙;吴雪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吴中区固体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5/00 | 分类号: | H01B15/00;B02C23/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张婷婷 |
地址: | 215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封闭式 分离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封闭式铜粉分离处理系统,包括一分离反应室及其内部设置的铜粉分离装置,所述铜粉分离装置包括粉碎机、干式铜米机以及分别与干式铜米机连接的二道旋风分离装置和高压静电分离装置;所述分离反应室为一全封闭式的立方体铝合金结构,并开设出风口设置负压风机。本实用新型采用全封闭式的铝合金反应室,使得整个线路板破碎为全封闭控制,防止粉尘或其他污染物扩散至外部环境,对空气进行无害化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封闭式铜粉分离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对城市产生的固体废物制定全面的、综合性处理规划是非常必要的。综合处理的目的是将城市中各种废物集中到一定地点,根据固体废物的特征,把各种废物处理过程组合成一个系统,以便把各过程得到的物质和能量进行合理的集中利用。通过综合处理可以对废物进行有效的处置,减少最终废物排放量,减轻对地区的环境污染,防止二次污染的扩散,同时还能做到总处理费用低,资源利用效率高。
对于现在越来越多的废旧电线电缆废物,主要因其含有大量的金属如铜线和塑料如树脂,通常采用粉碎机粉碎、干式铜米机分捡、高压静电分离的处理方式,但是这个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粉尘烟气,会造成车间内的空气污染,还有可能遇到燃烧室的火种引起燃烧爆炸,这样一来就会造成固废处理过程的诸多安全风险,需要更好的解决方案来降低生产风险。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封闭式铜粉分离处理系统,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封闭式铜粉分离处理系统,包括一分离反应室及其内部设置的铜粉分离装置,所述铜粉分离装置包括粉碎机、干式铜米机以及分别与干式铜米机连接的二道旋风分离装置和高压静电分离装置;所述分离反应室为一全封闭式的立方体铝合金结构,并开设出风口设置负压风机;所述分离反应室在粉碎机一侧开设有输送带通孔,外部的物料通过密封式的输送带穿过所述输送带通孔连接至粉碎机的进口处,且输送带通孔与输送带之间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分离反应室的尺寸为4m*10m*6m。
进一步的,所述分离反应室的一面开设有检修门。
进一步的,所述负压风机的功率为4千瓦,风量为4000m3/h。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封闭式铜粉分离处理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势:本实用新型采用全封闭式的铝合金反应室,使得整个线路板破碎为全封闭控制,防止粉尘或其他污染物扩散至外部环境,对空气进行无害化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封闭式铜粉分离处理系统,包括一分离反应室及其内部设置的铜粉分离装置,所述铜粉分离装置包括粉碎机、干式铜米机以及分别与干式铜米机连接的二道旋风分离装置和高压静电分离装置;所述分离反应室为一全封闭式的立方体铝合金结构,并开设出风口设置负压风机对分离反应室内部进行抽负压,防止粉尘造成压强过大。通常选择负压风机的功率为4千瓦,风量为4000m3/h。负压风机出风口连接风管,对吸出的粉尘进行后续净化处理。
分离反应室在粉碎机一侧开设有输送带通孔,外部的物料通过密封式的输送带穿过所述输送带通孔连接至粉碎机的进口处。且输送带通孔与输送带之间密封,保证整个分离反应室完整的密封性。
优选的,根据分离装置的大小,以及预留足够的检修空间,设计分离反应室的尺寸为4m*10m*6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吴中区固体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吴中区固体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100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道路改建施工用的临时路基板
- 下一篇:一种脊柱椎间孔镜下椎间融合通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