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管桩与筒组合式的海上风电基础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09605.1 | 申请日: | 2019-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62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军;练继建;赵昊;董霄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E02D27/52;F03D13/25;E02D27/14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刘子文 |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管 组合式 海上 基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导管桩与筒组合式的海上风电基础,包括导管桩和筒型基础两部分;筒型基础部分由钢筒裙、筒顶盖、主梁、圈梁和过渡段组成,钢筒裙的顶部和筒顶盖一体形成为一开口向下的半密封结构,筒顶盖上径向均匀布置有3~24根主梁,筒顶盖的边缘设置有一圈圈梁,过渡段设置于筒顶盖上表面中部;导管桩由导管、钢桩、导管支撑和高强度砂浆组成;主梁的外侧端部相对应的设置有3~24个导管,导管的轴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0~15°;导管的下端开口与筒顶盖的下表面齐平,导管的下端出口布置在钢筒裙外侧位置;钢桩设置于导管中并通过高强度砂浆连接成一整体;导管支撑设置于导管外侧并与主梁和圈梁连接并与筒顶盖、主梁和圈梁形成一整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能工程、新能源领域,具体是一种将导管桩基础与筒型基础相结合而成的组合式海上风电基础。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气候环境等问题的日益突出,风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风能具有清洁,低成本,取用不尽,开发范围广,装机容量增长空间大,成本下降快,运行安全等优势。相比于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具有风速大、湍流度低、不占耕地等优势。目前,我国海上风电基础多采用桩基础、复合桩基础或管桩,其设计简单,安装工艺成熟,但在横向荷载(风、浪、流)作用下的水平形变较大。宽浅式筒型基础的出现,为海上风机基础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宽浅式基础可有效抵抗海上风机受到的较大横向荷载,且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施工便捷快速。
近年来,随着海上复合筒型风机基础及风机一步式安装技术的成功运用,大大减少海上风电基础的建造和施工成本,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为了进一步推广筒型基础,需要向海底地质条件较差的海域进军,这势必会影响风机基础的运行稳定性。目前来看,较差的地质条件造成的直接影响是增大了筒型基础直径。筒直径的增加,基础材料的用量提升、结构的整体受力变差。同时现有的施工装备和施工技术不能满足要求,需要巨大的装备投入,显著提高了工程的建造费用。这会给现有的生产工艺流程造成巨大的冲击,削弱该基础经济方面的优越性。
目前我国海上风电已经应用了一批海上风电筒型基础结构,拥有相应的建造设备。现有建造设备对筒直径的要求是不超过38m,筒裙长度一般受航道限制不超过12m。而当今风机的容量逐渐增大,风机极限弯矩荷载超过了200MN.m,更深水深和更差的地质情况,导致需要更大筒直径和更长的筒裙深度。筒的直径和筒裙长度的增加导致结构设计难度,结构的建造难度都显著的增加,从而提高工程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导管桩与筒组合式的海上风电基础,在降低基础建造费用情况下,保证整个风机结构的设计抗倾要求。充分的利用导管桩基础和筒型基础各自的优势,从而在实现海上风电基础建造成本的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导管桩与筒组合式的海上风电基础,包括导管桩和筒型基础两部分;所述筒型基础部分由钢筒裙、筒顶盖、主梁、圈梁和过渡段组成,所述钢筒裙的顶部和筒顶盖一体形成为一开口向下的半密封结构,所述筒顶盖上径向均匀布置有3~24根所述主梁,筒顶盖的边缘设置有一圈所述圈梁,所述过渡段设置于筒顶盖上表面中部;
所述导管桩由导管、钢桩、导管支撑和高强度砂浆组成;所述主梁的外侧端部相对应的设置有3~24个导管,所述导管的轴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0~15°;导管的下端出口与筒顶盖的下表面齐平,导管的下端出口设置在钢筒裙的外侧;所述钢桩设置于导管中并通过高强度砂浆连接成一整体;所述导管支撑设置于导管外侧并与主梁和圈梁连接并与筒顶盖、主梁和圈梁形成一整体。
进一步的,筒顶盖、主梁、过渡段和圈梁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且均浇筑形成为一整体。
进一步的,所述过渡段为空心圆台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导管和导管支撑均为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96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污水处理用HDPE钢带管
- 下一篇:一种泡棉片材自动裁切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