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尾座式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09532.6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35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邵校;吕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29/00 | 分类号: | B64C29/00;B64C29/02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刘秋彤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座式 无人机 | ||
一种尾座式无人机,属于无人机设计领域。对于尾座式无人机的基本结构与现有的无人机一致,改进地方如下:所述的尾撑杆共两个,其顶端分别连接螺旋桨及发动机;尾撑杆上部固定于机翼的侧面;尾撑杆的下部套设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两个水平尾翼中间设置倾转风扇支架,倾转风扇支架上设置倾转风扇及其驱动电机,倾转风扇及其驱动电机的旋转面与地面垂直、与机翼所在平面平行;方向舵设置于垂直尾翼上;尾撑杆底端设置尾部支架,尾部支架与机翼所在平面垂直。利用该布局方案可以开发出垂直起降无人机的新型平台,搭载不同任务载荷,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垂直起降无人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来无人机市场快速发展,其应用领域不断拓宽。目前而言,固定翼和旋翼类是最常见的两种无人机类型。它们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固定翼飞机的气动效率高,航程、航时、航速都占优势,但它起降需要跑道,或者借助弹射起飞、伞降/撞网回收。旋翼类(包含直升机和多旋翼)布局可以实现垂直起降(VTOL)、定点悬停,低速机动性能好,但气动效率远不如固定翼,航程、航时和航速都不如固定翼飞机。因此,融合固定翼飞机巡航优势和旋翼机垂直起降功能的混合型飞机一直是航空领域研究的重点。尾座式飞机是混合型无人机的一种布局方案,其结构简单,效率较高,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但尾座式无人机目前主流的布局方案种类很少,都有其各自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款双发、双尾撑、利用尾部倾转风扇实现水平-垂直飞行模式过渡的尾座式无人布局方案,利用该布局方案可以开发出垂直起降无人机的新型平台,搭载不同任务载荷,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尾座式无人机,所述的尾座式无人机包括机身1、机翼2、副翼3、螺旋桨及发动机4、尾撑杆5、水平尾翼6、垂直尾翼7、倾转风扇支架8、倾转风扇及其驱动电机9、方向舵10和尾部支架11。对于尾座式无人机的基本结构与现有的无人机一致,改进地方如下:
所述的尾撑杆5共两个,其顶端分别连接螺旋桨及发动机4;尾撑杆5上部固定于机翼2的侧面;尾撑杆5的下部套设水平尾翼6和垂直尾翼7,两个水平尾翼6中间设置倾转风扇支架8,倾转风扇支架8上设置倾转风扇及其驱动电机9,倾转风扇及其驱动电机9的旋转面与地面垂直、与机翼2所在平面平行;方向舵10设置于垂直尾翼7上;尾撑杆5底端设置尾部支架11,尾部支架11与机翼2所在平面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无人机综合了旋翼类飞行器无需跑道、可垂直悬停的优势和固定翼飞机水平巡航时航速快、负载较大的优势。
(1)双发双尾撑布局结构简单,气动效率高。双螺旋桨反向旋转,正好抵消的各自的反扭矩,避免单发单螺旋桨布局的反扭矩问题,也不像单发共轴螺旋桨结构复杂、气动效率较低。相对于四台乃至更多台发动机的布局,两台电机能提供足够的拉力实现飞机的垂直起降与倾转过渡,避免发动机数冗余增加重量。
(2)在水平尾翼中部单独设置倾转风扇用于实现无人机垂直悬停和水平巡航状态之间的过渡飞行,操控简单可靠;而主流尾座式无人机一般利用浸没在螺旋桨尾流中的舵面实现姿态转换,控制难度较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无人机的正等轴测图。
图中:1机身,2机翼,3副翼,4螺旋桨及发动机,5尾撑杆,6水平尾翼,7垂直尾翼,8倾转风扇支架,9倾转风扇及其驱动电机,10方向舵,11尾部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95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金属污染用水资源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归元石项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