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料坑口集气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08050.9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13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马锦强;潘磊;李华龙;吴雪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吴中区固体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2 | 分类号: | B01D53/02;B01D53/18;B08B1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张婷婷 |
地址: | 215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坑口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料坑口集气设备,投料口由料坑及其顶部的上盖匹配组成,上盖开设有集气口,所述集气口通过风管与风机连接;将所有投料口分为若干个投料口组,每个投料口组由两个投料口组成,该两个投料口上两个集气口通过风管并联后再与同一风机连接。本实用新型采取每个投料口上方开个集气口,用风管、风机抽取,然后活性炭及洗涤塔处理后达标排放,由此把料坑内及投料口附近的的异味气体抽走,同时不让污染气体外流至室外,减少污染并且净化工人工作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料坑口集气设备。
背景技术
对城市产生的固体废物制定全面的、综合性处理规划是非常必要的。综合处理的目的是将城市中各种废物集中到一定地点,根据固体废物的特征,把各种废物处理过程组合成一个系统,以便把各过程得到的物质和能量进行合理的集中利用。通过综合处理可以对废物进行有效的处置,减少最终废物排放量,减轻对地区的环境污染,防止二次污染的扩散,同时还能做到总处理费用低,资源利用效率高。
在固体废弃物处理工艺流程中,第一步即为投料口投料,后续再进行具体的燃烧处理和排放工序。料坑通常采用直接开门投料模式,而对于投入的固废物料,其自身的腐味及料坑长期接收固废物料最终造成了固废特有的异味,当员工打开门投料时,味道很重,人员吃不消且味道外流,容易对大气造成污染。因此,需要对料坑进行有效的抽气除味处理。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料坑口集气设备,把投料口附近的异味气体抽走,减少污染净化工人工作环境。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料坑口集气设备,投料口由料坑及其顶部的上盖匹配组成,上盖开设有集气口,所述集气口通过风管与风机连接;将所有投料口分为若干个投料口组,每个投料口组由两个投料口组成,该两个投料口上两个集气口通过风管并联后再与同一风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分为上片、下片两部分,上片的顶边与料坑铰链铰接,实现上盖的开启闭合,上片上开设所述集气口;所述上片、下片之间通过铰链铰接,并通过锁紧螺母固连;锁紧螺母锁紧后,上盖全开合,锁紧螺母解除锁紧后,上盖半开合。
进一步的,所述上片、下片均设有把手,所述上片、下片之间通过铰链铰接,转动角度为-180°~180°;上片的顶边与料坑铰链铰接,转动角度为向上0°~180°。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的底部两侧边通过液压杆与料坑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集气口通过风管与风机连接后,所述风机出风口连接至活性炭处理装置和洗涤塔,经活性炭吸附、洗涤处理后达标排放。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料坑口集气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势:每个投料口上方开个集气口,用风管、风机抽取,然后活性炭及洗涤塔处理后达标排放,由此把料坑内及投料口附近的的异味气体抽走,同时不让污染气体外流至室外,减少污染并且净化工人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上盖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以某固废处理厂为例,其工艺流程所设置的料坑抽气系统有2路,一路在4楼平台方向,另一路在料坑上部,都离料坑卷帘门口较远,员工打开门投料时,味道很重,人员吃不消且味道外流,容易对大气造成污染。因此,需要对料坑进行有效的抽气除味处理。最直接最有效且最节省成本的方法就是在料坑口增设一集气设备,把料坑内的异味抽走,同时不让污染气体外流至室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吴中区固体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吴中区固体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80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酶解蛋白真空浓缩装置
- 下一篇:一种英语教学用互动式教学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