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管式鱼道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07739.X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5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柳松涛;石小涛;蒋鑫;朱克节;吕翔;李华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8/08 | 分类号: | E02B8/08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鱼道 | ||
1.一种便携式管式鱼道,其特征在于:包括T形进水管(1),T形进水管(1)与分流消能管(2)连通,分流消能管(2)与双层诱鱼管(3)连通,双层诱鱼管(3)与挡水消能板(4)连通,挡水消能板(4)与下游垂直消能管(5)连通,下游垂直消能管(5)与喇叭型进鱼管(7)连通;
T形进水管(1)、分流消能管(2)、双层诱鱼管(3)、挡水消能板(4)、下游垂直消能管(5)和喇叭型进鱼管(7)连接后,整体形成了倒U形通道结构,所述倒U形通道的两端用于设置在挡水建筑物(8)两侧;喇叭型进鱼管(7)的喇叭口高度低于T形进水管(1)的高度,喇叭型进鱼管(7)位于下游侧设置,T形进水管(1)位于上游侧设置;
分流消能管(2)和挡水消能板(4)上均设有引水管(9),引水管(9)另一端均设置在喇叭型进鱼管(7)的喇叭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管式鱼道,其特征在于:双层诱鱼管(3)为直管结构,挡水消能板(4)和分流消能管(2)均为90度弯管结构,下游垂直消能管(5)竖直设置,喇叭型进鱼管(7)的喇叭口朝向下游水流动的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管式鱼道,其特征在于:T形进水管(1)包括第一管和第二管,第一管水平设置,第二管垂直于第一管中部设置,第二管与分流消能管(2)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便携式管式鱼道,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进水管(1)的第一管与上游水流的方向垂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管式鱼道,其特征在于:分流消能管(2)和挡水消能板(4)的拐角处均设有引流管安装孔,引流管安装孔与引水管(9)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管式鱼道,其特征在于:分流消能管(2)和挡水消能板(4)的引流管安装孔处均设有开关阀(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管式鱼道,其特征在于:双层诱鱼管(3)、下游垂直消能管(5)和挡水消能板(4)的内壁均设有消能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管式鱼道,其特征在于:消能装置包括第一环形挡板(11)和第二环形挡板(12),第一环形挡板(11)和第二环形挡板(12)截面均为L形;第一环形挡板(11)和第二环形挡板(12)与倒U形通道内壁连接后,形成了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的槽口相对设置,第二环形槽的宽度大于第一环形槽的宽度,第一环形槽位于第二环形槽的上游侧,第一环形挡板(11)侧面设有射流孔(1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管式鱼道,其特征在于:下游垂直消能管(5)的内径大于挡水消能板(4)的内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773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曲轴前油封压装机构
- 下一篇:S型自动送料弯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