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缸浮动缓冲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07692.7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65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杨华生;杨智强;邓攀;谢德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市燕狮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22 | 分类号: | F15B15/22;F15B15/14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1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动 缓冲 机构 | ||
一种油缸浮动缓冲机构,包括油缸端盖、活塞组件和油缸本体,所述的油缸本体内设有活塞组件,油缸本体上设有油缸端盖,油缸端盖上设有进油腔和浮动槽,浮动槽上设有浮动环,浮动环上设有多个通孔,活塞组件上的活塞杆穿过浮动环并延伸至进油腔中。采用上述结构,有效活塞杆和油缸端盖缓冲,降低了油缸失效或者报废的几率,更加安全可靠;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合理,方便安装检修,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缓冲机构领域,特别是一种油缸浮动缓冲机构。
背景技术
液压油缸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液压油缸必须运行平稳,在重负载的情况下,在油缸行程的首端和未端必须具备缓冲功能。
常规的油缸缓冲是靠调节活塞杆和端盖间的配合间隙来实现的,配合间隙大时缓冲效果不明显、配合间隙小时,由于加工和装配的累积误差,活塞杆或端盖又容易拉伤,造成油缸失效或报废,因此,设计一种具有安全、可靠的缓冲机构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缸浮动缓冲机构,有效活塞杆和油缸端盖缓冲,降低了油缸失效或者报废的几率,更加安全可靠;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合理,方便安装检修,实用性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缸浮动缓冲机构,包括油缸端盖、活塞组件和油缸本体,所述的油缸本体内设有活塞组件,油缸本体上设有油缸端盖,油缸端盖上设有进油腔和浮动槽,浮动槽上设有浮动环,浮动环上设有多个通孔,活塞组件上的活塞杆穿过浮动环并延伸至进油腔中。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活塞组件靠近浮动环的一侧与浮动环之间设有挡圈。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挡圈套设在活塞杆上,且挡圈的内径大于活塞杆的内径。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浮动环的内径大于活塞杆的内径。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浮动环的外径小于浮动槽的直径。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通孔均匀分布在浮动环上的中间位置。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浮动槽的尺寸刚好封闭浮动环上中部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油缸浮动缓冲机构,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有效活塞杆和油缸端盖缓冲,降低了油缸失效或者报废的几率,更加安全可靠;
(2)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合理,方便安装检修,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空油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进油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浮动环结构示意图。
图中:油缸端盖1,浮动环2,活塞杆3,挡圈4,进油腔5,浮动槽6,活塞组件7,通孔8,油缸本体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中,一种油缸浮动缓冲机构,包括油缸端盖1、活塞组件7和油缸本体9,所述的油缸本体9内设有活塞组件7,油缸本体9上设有油缸端盖1,油缸端盖1上设有进油腔5和浮动槽6,浮动槽6上设有浮动环2,浮动环2上设有多个通孔8,活塞组件7上的活塞杆3穿过浮动环2并延伸至进油腔5中。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活塞组件7靠近浮动环2的一侧与浮动环2之间设有挡圈4。限制浮动环2的浮动行程,更好的实现缓冲效果。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挡圈4套设在活塞杆3上,且挡圈4的内径大于活塞杆3的内径。避免挡圈4对活塞杆3的移动造成阻碍,实用性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市燕狮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宜昌市燕狮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76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桩制造用的搅拌机
- 下一篇: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动车灯具注塑模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