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高通量生物芯片检测平台的总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07528.6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26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士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健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21/01;G01N1/31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马荣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通量 生物芯片 检测 平台 总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高通量生物芯片检测平台的总装结构,所述的检测平台包括计算机检测分析单元(1)及多个检测仪器和装置(5),所述的总装结构按照弧形分布;所述的计算机检测分析单元(1)设置在弧形的正中间位置;在计算机检测分析单元(1)的两侧,所述的检测仪器和装置(5)依检测操作的顺序,分别设置在所述的弧形位置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检测仪器和装置的安装结构的设计,使得检测操作方便、观察清楚,提高检测效率,保证检测的正常进行,进而提高了生物芯片检测效率和自动化程度,同时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及生物检测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高通量生物芯片检测平台的总装结构。
背景技术
疾病会引起基因表达的变化,将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中的mRNA样品同时在基因芯片上进行杂交,通过对其基因表达谱进行比较,找出差异表达基因,从而为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重要线索,尤其是在癌基因的研究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绘制成功将基因组的研究从结构基因组过渡到功能基因组的研究。在对基因表达的众多分析测试方法中,微阵列生物芯片结合PCR扩增技术,通过标记探针和分子杂交反应,采取诸如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分析检测系统,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可定量地进行基因表达分析。
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能够完全适用于全自动的、且高通量的生物芯片检测的平台的总装结构,限制了生物芯片检测平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高通量生物芯片检测平台的总装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高通量生物芯片检测平台的总装结构,所述的检测平台包括计算机检测分析单元及多个检测仪器和装置,所述的总装结构按照弧形分布;所述的计算机检测分析单元设置在弧形的正中间位置;在计算机检测分析单元的两侧,所述的检测仪器和装置依检测操作的顺序,分别设置在所述的弧形位置上。
所述的总装结构为按照该弧形的安装底座,所述的检测仪器和装置通过插槽与安装底座连接。
安装检测仪器和装置的多个插槽的结构均是相同的。
在所述的弧形的圆心位置,设置操作人员座椅;该座椅是可旋转的座椅。
所述的检测仪器和装置的正面,即其显示器、芯片插口所在的一面,朝向所述的弧形的圆心方向。
所述的检测仪器和装置的检测操作的顺序,为顺时针方向。
所述的安装底座均布多个电源插座和信号线接线端子。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检测仪器和装置的安装结构的设计,使得检测操作方便、观察清楚,提高检测效率,保证检测的正常进行,进而提高了生物芯片检测效率和自动化程度,同时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附图所示内容及图中的标记简要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计算机检测分析单元,2、安装底座,3、插槽,4、操作人员座椅,5、检测仪器和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健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健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75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餐椅包装固定结构
- 下一篇:一种密封性良好的不锈钢球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