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仪便携防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07151.4 | 申请日: | 2019-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74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 发明(设计)人: | 张萍;冯敏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孝感市中心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许崇峰 |
| 地址: | 4321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生儿 黄疸 治疗 便携 防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仪便携防护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大弧形杆、小弧形杆、透明布、遮光布、尾板、报警装置和蓝光灯;所述的大弧形杆的前后两端分别与主机和尾板相铰接;每两个相邻的大弧形杆之间各设有一块透明布;所述的蓝光灯位于大弧形杆的内侧;小弧形杆前端与主机相铰接;相邻的两个小弧形杆之间设有遮光布。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便于携带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仪便携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医学上把未满月宝宝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新生儿黄疸主要的治疗手段就是光疗,也就是用特殊波段的蓝光照射,安全性很好。
在医院光照治疗时可以放在专门的治疗箱内。对于家庭治疗来说医院用的治疗箱携带不便,上门治疗较为困难。照射时要遮挡眼部和生殖器,在照射时婴儿需要戴眼罩、穿纸尿裤分别来防护眼部和生殖器。因为婴儿对眼罩的不适感,轻则哭闹,重则会手头并用,将眼罩蹭开,导致眼部暴露在蓝光的照射下,因此在照射时需要有人在旁边看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仪便携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仪便携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大弧形杆、小弧形杆、透明布、遮光布、尾板、报警装置和蓝光灯;所述的大弧形杆有多个,各大弧形杆的前后两端分别与主机和尾板相铰接,使各大弧形杆能够围绕主机与尾板之间的连线旋转;每两个相邻的大弧形杆之间各设有一块透明布,各大弧形杆张开后形成一个透明的罩子;所述的蓝光灯位于大弧形杆的内侧;所述的小弧形杆有多个,位于大弧形杆围成的罩子内部的前端处;小弧形杆前端与主机相铰接,并且小弧形杆能够自由上下摆动;小弧形杆的后端向外张开一定的角度;相邻的两个小弧形杆之间设有遮光布,各小弧形杆和遮光布组成眼部遮光罩;所述的小弧形杆包括一号杆和二号杆,其中一号杆在前,二号杆在后,一号杆的前端与主机相铰接,一号杆的后端与二号杆的前端相铰接;其中一号杆与二号杆的铰接处施加一定的预紧力,从而使一号杆与二号杆之间存在一定的摩擦力,使二号杆不能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小弧形杆的下侧面上设有触点,主机上位于小弧形杆下方的位置亦设有触点,两个触点分别连接控制电路;所述的主机内设有控制电路,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蓝光灯的控制开关和所述的触点,当触点处电路断开后自动关闭蓝光灯。
上述的一号杆后端与二号杆前端各设有水平孔,水平孔内穿过螺栓。
上述控制电路包括定时器。
上述控制电路包括报警装置。
上述的报警装置是指示灯或扬声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可折叠,折叠后体积减小,便于携带,可以用于社区医疗服务上门,也可以用于家庭自购使用,收纳方便;
2、避免使用眼罩,婴儿舒适度好,不会出现婴儿烦躁不安,并且婴儿乱动后能够自动关闭蓝光照射,防止对眼部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罩子展开后结构示意图。
图2是罩子展开后结构示意图。
图3是罩子收起后结构示意图。
图4是正常工作时结构示意图。
图5是小弧形杆前端处局部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孝感市中心医院,未经孝感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71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用外围防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外幕墙固定安装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