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极连接器的插座及多极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05929.8 | 申请日: | 2019-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68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 发明(设计)人: | 詹大伟;陈勇利;王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精密制造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648 | 分类号: | H01R13/648;H01R12/71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原力和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9 | 代理人: | 谢芝柏 |
| 地址: | 213167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极 连接器 插座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极连接器的插座,包括绝缘座、固定于所述绝缘座的第一连接端子组、第二连接端子组,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组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组分别嵌设于所述绝缘座的两相对侧且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组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连接端子,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组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连接端子,所述多极连接器的插座还包括金属隔离板,所述金属隔离板嵌设于所述绝缘座内,同时夹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组、第二连接端子组之间,隔离屏蔽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组。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多极连接器的插座增加设置金属隔离板,提高了连接端子之间的隔离度,从而优化了采用所述插座的多极连接器的传输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极连接器的插座及多极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技术的发展,BTB(Board to Board,板对板)连接器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并且随着MIMO技术及天线数量的增加,传统同轴传输线在空间布局及数量上的劣势显现,取而代之的是微带类传输线,因此一款能够支持射频信号传输的BTB多极连接器显得尤为重要。BTB多极连接器作为连接器件,除了其体积小外,也需具备优越的传输性能。低差损,低泄漏、高隔离屏蔽等优势使其在5G时代的大规模应用成为可能。
相关技术中的BTB多极连接器的插座包括绝缘座、固定于所述绝缘座上的第一连接端子组和第二连接端子组、围绕所述绝缘座设置的屏蔽罩及夹设于第一连接端子组与第二连接端子组的金属隔离板,通过采用屏蔽罩进行信号屏蔽并且通过金属隔离板对第一连接端子组与第二连接端子组之间进行屏蔽。然而,屏蔽罩为一个整体连接结构会耦合电场,导致第一连接端子组或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组中的各连接端子之间的隔离度变差,并且金属隔离板也会耦合电场,导致第一连接端子组与第二连接端子组之间的隔离度变差。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BTB多极连接器的插座及BTB及多极连接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多极连接器的插座会耦合电场,导致连接端子间隔离度变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有效提升连接端子间隔离度的多极连接器的插座。
同时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插座的多极连接器。
一种多极连接器的插座,包括绝缘座、固定于所述绝缘座的第一连接端子组、第二连接端子组,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组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组分别嵌设于所述绝缘座的两相对侧且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组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连接端子,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组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连接端子,所述多极连接器的插座还包括金属隔离板,所述金属隔离板嵌设于所述绝缘座内,同时夹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组、第二连接端子组之间,隔离屏蔽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组。
优选的,所述多极连接器的插座还包括屏蔽罩,所述屏蔽罩盖设于所述绝缘座及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组、第二连接端子组外侧。
优选的,所述屏蔽罩包括两相对间隔设置的短轴边、连接两所述短轴边的两长轴边及二缝隙,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组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组沿所述短轴边方向间隔正对设置,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端子沿所述长轴边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连接端子沿所述长轴边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所述断缝对称设于所述二长轴边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本体部及自所述第一本体部弯折形成的第一接地端,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二本体部及自所述第二本体部弯折形成的第二接地端,所述第一接地端位于所述第一本体部的靠近所述断缝一侧,所述第二接地端位于所述第二本体部的靠近所述断缝一侧。
优选的,所述长轴边包括第一长轴边及与所述第一长轴边相对设置的第二长轴边,所述断缝设有两个并分别对称设于所述第一长轴边的中部和所述第二长轴边的中部,所述断缝将所述第一长轴边分隔为相互电位隔离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断缝将所述第二长轴边分隔为相互电位隔离的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精密制造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未经瑞声精密制造科技(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59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