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套扎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05602.0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41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朱小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小兰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郑云 |
地址: | 2257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套扎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套扎器,包括壳体,还包括套扎圈、气管、中空的吸附管、推管和旋转块,所述吸附管固定连接在壳体上,所述吸附管的一端凸出于壳体外部,所述气管设置在壳体上并与吸附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推管设置在壳体上,所述套扎圈套设在吸附管位于壳体外的一端,本实用新型自动套扎器在使用时,通过控制机构控制推管在壳体上往复位移,从而使得吸附管上的套扎圈套扎在内痔上,通过控制旋转块,从而改变了推管位移的行程,也就控制了与吸附管上套扎圈的接触行程,同时旋转块无需人工进行操作在推管位移的同时就能够带动旋转块转动,从而防止了工作人员误操作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套扎器。
背景技术
“痔疮套扎术(又称痔疮胶圈套扎术、痔疮吸扎术等)”是治疗痔疮的常用方法,疗效确切,其原理是将特制的胶圈(例如橡胶圈、乳胶圈、硅胶圈等)套扎于内痔的根部(或基底部),籍此利用胶圈的弹性回缩力阻断痔疮血供,使之坏死、萎缩、脱落,从而达到治愈目的。既往用于施行套扎手术的传统器械极为简陋,操作费时,费力,容易发生并发症。为改变这一状况,近十年来出现了一种使套扎手术变得简单易行的自动化器械,即自动痔疮套扎器(又称连发式痔疮套扎器、连发式痔疮吸扎器等)。利用该器械进行套扎手术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快捷、准确;单人可完成手术,耗时仅5~10分钟;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较低;患者一般不需要麻醉,痛苦轻微;多数病人也不需要住院,治疗费用低廉。
现有扎套器包括推管和吸附管,胶圈套设在吸附头上,并通过控制推管使得胶圈脱离吸附管,在胶圈套扎在内痔上时,由于现有推管是通过手动控制推管的位移距离,这样工作人员很容易会操作失误,导致会将多个胶圈套设于同一个内痔上,这样就造成资源浪费,使得工作人员不便于操作,也就增加了手术难度,降低了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扎套器包括推管和吸附管,胶圈套设在吸附管上,并通过控制推管使得胶圈脱离吸附管,在胶圈套扎在内痔上时,由于现有推管是通过手动控制推管的位移距离,这样工作人员很容易会操作失误,导致会将多个胶圈套设于同一个内痔上,这样就造成资源浪费,使得工作人员不便于操作,也就增加了手术难度,降低了效率的问题,现提供了一种自动套扎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套扎器,包括壳体,还包括套扎圈、气管、中空的吸附管、推管和旋转块,所述吸附管固定连接在壳体上,所述吸附管的一端凸出于壳体外部,所述气管设置在壳体上并与吸附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推管设置在壳体上,所述套扎圈套设在吸附管位于壳体外的一端的吸附管上,所述推管位于壳体外的一端位于壳体与套扎圈之间,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推管在壳体上往复位移并推动套扎圈脱离吸附管的控制机构,所述旋转块转动设置在推管上,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旋转块转动的限位机构,当所述推管向套扎圈位移时,所述推管推动旋转块脱离限位机构并实现旋转块转动的伸缩机构,同时旋转块转动并控制推管在壳体上的位移距离,从而实现将不同位置的套扎圈脱离吸附管,所述壳体与推管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推管复原至初始位置的弹性元件,所述旋转块远离伸缩机构的一端抵设在推管上。通过控制机构控制推管在壳体上往复位移,从而使得吸附管上的套扎圈套扎在内痔上,通过控制旋转块,从而改变了推管位移的行程,也就控制了与吸附管上套扎圈的接触行程,同时旋转块无需人工进行操作在推管位移的同时就能够带动旋转块转动,从而防止了工作人员误操作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小兰,未经朱小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56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推料输送装置以及榨汁机
- 下一篇:手动套扎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