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渣浆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05373.2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2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林阿锌;邱礼苗;苏文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智欣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7/04 | 分类号: | F04D7/04;F04D29/00;F04D29/7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罗焕清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渣浆泵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渣浆泵系统,涉及流体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是:一种渣浆泵系统,包括渣浆泵和与渣浆泵连通的污水池,渣浆泵的进液口设有与污水池连接的进水管,渣浆泵的出液口上设置有出水管,进水管包括两段竖直设置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以及与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端连通的弧形管,弧形管开口朝下设置,第一管道与污水池连通,第二管道与渣浆泵连通,弧形管在水平面上高于渣浆泵的出液口,第二管道和渣浆泵的进液口之间连通有清洗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方便冲洗进水管,进水管不会有污泥沉淀,方便灌水排空气以实现快速启动抽污水,且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输送设备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渣浆泵系统。
背景技术
渣浆泵是指通过借助离心力(泵的叶轮的旋转)的作用使固、液混合介质能量增加的一种机械,将电能转换成介质的动能和势能的设备。
在公告号为CN20305119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增加渣浆泵吸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渣浆泵进液口连接有其上设进液口、排液口、注水口和排气口,其设有空腔的桶体,桶体的排液口与渣浆泵进液口相连,桶体进液口。
与浆液输送管相连。
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增加渣浆泵吸程的装置,其能够用于将一些具有泥浆的污水从污水池内抽出,但是其需要安装一个具有空腔的桶体,由于桶体具有较大的体积,安装和更换较为麻烦,且在安装后会占用较大的空间,因此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渣浆泵系统,其具有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渣浆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渣浆泵和与渣浆泵连通的污水池,所述渣浆泵的进液口设有与污水池连接的进水管,所述渣浆泵的出液口上设置有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包括两段竖直设置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以及与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端连通的弧形管,所述弧形管开口朝下设置,所述第一管道与污水池连通,所述第二管道与渣浆泵连通,所述弧形管在水平面上高于渣浆泵的出液口,所述第二管道和渣浆泵的进液口之间连通有清洗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由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弧形管组成的进水管,并通过进水管连通污水池和渣浆泵,由于弧形管的水平高度高于渣浆泵的出液口,使得在渣浆泵未工作时,第一管道内、清洗装置和渣浆泵内会有一些浆液,在打开渣浆泵并将这部分液体抽走时,会在第一管道和弧形管内形成负压,之后会有浆液不断从污水池内被抽上来,实现将浆液从污水池中抽出,并通过设置清洗装置能够用于将一些积聚在第一管道和渣浆泵内的污泥清洗掉,不会有污泥沉淀,也方便灌水排空气,以实现快速启动抽水;通过设置一个弧形管便能产生负压,使得浆液不断从污水池中被抽出,其具有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同时便于安装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洗装置包括分别与第一管道下端和渣浆泵的进液口连通的T形管、设置在T形管上端的清洗管,所述第一管道和渣浆泵与T形管呈直线的两端连通,所述T形管远离清洗管的外壁上设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和清洗管上均设置有控制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T形管呈直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管道下端和渣浆泵的两端连通,并在T形管的最后一个开口上连通清洗管,打开两个控制阀,干净的清水从清洗管冲到两端第一管道和渣浆泵内,并将积聚的污泥从排污口上排出,清洗完毕后关闭两控制阀,从而实现对沉淀在第二管道和渣浆泵内污泥进行清理,也方便灌水排空气,以实现快速抽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污管设置在T形管接近渣浆泵的进液口的一端,且所述排污管与清洗管的中心轴线之间具有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智欣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智欣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53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