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建筑基地坑支护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05244.3 | 申请日: | 2019-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5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静华;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静华 |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3003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建筑 基地 支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建筑基地坑支护结构,包括第一钢板、第二钢板和螺纹管,所述第一钢板的下表面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且所述第二钢板设置有两组,其中一组所述第二钢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且另一组所述第二钢板的一侧只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螺纹管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杆,且所述螺纹管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凹型块,所述凹型块的内部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板块,所述第一板块置于第三凹槽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便于支护结构的安装与拆卸,实现了再次利用的目的,节约资源,实现对不同直径的基坑的支护工作,通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基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建筑基地坑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开挖不深者可用放边坡的办法,使土坡稳定,其坡度大小按有关施工工程规定确定。开挖较深及邻近有建筑物者,可用基坑壁支护方法,喷射混凝土护壁方法,大型基坑甚至采用地下连续墙和柱列式钻孔灌注桩连锁等方法,防护外侧土层坍入;在附近建筑无影响者,可用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采用放坡明挖;在寒冷地区可采用天然冷气冻结法开挖等等。
目前,建筑基地坑支护结构,不便于支护结构的安装与拆卸,实现不了再次利用的目的,浪费资源,不可实现对不同直径基坑的支护工作,通用性不强,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建筑基地坑支护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建筑基地坑支护结构,便于支护结构的安装与拆卸,实现了再次利用的目的,节约资源,实现对不同直径的基坑的支护工作,通用性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建筑基地坑支护结构,包括第一钢板、第二钢板和螺纹管,所述第一钢板的下表面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且所述第二钢板设置有两组,其中一组所述第二钢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且另一组所述第二钢板的一侧只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螺纹管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杆,且所述螺纹管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凹型块,所述凹型块的内部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板块,所述第一板块置于第三凹槽的内部,所述螺纹管的一端外侧设有台阶,且所述螺纹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板块,所述第二板块置于第二凹槽的内部,所述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且所述丝杆上螺纹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通过第二螺栓与台阶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位于手柄的同一侧的端部也固定连接有第二板块,所述第一钢板的上端置于第一凹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板块的面积与第三凹槽的内部面积一致,且所述第一板块的厚度与第三凹槽的内部深度一致。
优选的,所述第二板块的面积与第二凹槽的内部面积一致,且所述第二板块的厚度与第二凹槽的内部深度一致。
优选的,所述螺纹管上固定安装有卡扣,所述卡扣的内径与连接杆的直径一致。
优选的,所述手柄上设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位于手柄的中心一侧。
优选的,所述第二钢板的厚度与第一凹槽的内部宽度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第二钢板放置在基坑的内部,并与基坑的一侧壁接触,将第一钢板的下表面与基坑的上端侧边接触,并将第二钢板的上端置于第一凹槽的内部,分别将螺纹管和丝杆设有的第二板块置于第二凹槽的内部,将第一板块置于第三凹槽的内部,并通过第一螺栓将连接杆和凹型块固定连接在一起,旋转滑动块与台阶的侧面接触,并通过第二螺栓将滑动块与台阶固定连接在一起,此时完成对基坑的支护工作,便于本支护结构的安装与拆卸,实现了再次利用的目的,节约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静华,未经张静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52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行星谐波组合减速器
- 下一篇:小儿面颊部皮肤光动力治疗用床上头部固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