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钻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04950.6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48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强;柏新星;刘海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铂阳顶荣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1/06 | 分类号: | B23B5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泰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62 | 代理人: | 姜波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钻头结构,包括:钻头本体,所述钻头本体内沿轴向贯穿设置一水流通道,所述钻头本体的侧壁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侧向出水口,所述侧向出水口与所述水流通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侧向出水口可以排出冷却水,并且从侧向出水口排出的冷却水更容易到达钻孔的边缘位置处,实现对钻孔的边缘位置进行冷却,有效避免钻孔崩边的现象,同时延长钻头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孔工具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钻头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钻孔机使用的钻头仅在沿中心轴线方向设置一水流通道,从而促使水流只能沿着竖直的方向进行喷射,当对玻璃进行钻孔时,随着钻孔工作的进行,只能在竖直的方向对钻孔进行冷却,但钻孔的边缘位置则无法被冷却,从而会出现钻孔崩边的现象,同时影响钻头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一)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钻头结构,从而缓解现有的钻头结构无法对钻孔的边缘位置进行冷却所带来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钻头结构,包括:钻头本体,所述钻头本体内沿轴向贯穿设置一水流通道,所述钻头本体的侧壁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侧向出水口,所述侧向出水口与所述水流通道相连通。
可选的,所述钻头本体包括:钻体和钻头,所述钻头的一端与所述钻体的一端相连,所述水流通道在所述钻头的另一端形成端部出水口,所述水流通道在所述钻体的另一端形成进水口。
可选的,所述水流通道包括相连通的第一水流通道和第二水流通道,所述第一水流通道在所述钻体上形成所述进水口,所述第二水流通道在所述钻头上形成端部出水口,所述第一水流通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水流通道的直径。
可选的,所述钻头包括第一钻头部和第二钻头部,所述第二钻头部与所述钻体连接,所述第一钻头部和第二钻头部均为中空的圆柱状结构,所述第二钻头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钻头部的外径,二者之间通过倒角部相连接,所述倒角部的外径由第一钻头部至第二钻头部的方向逐渐增大。
可选的,所述倒角部上设置有所述侧向出水口。
可选的,所述侧向出水口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钻头部的侧壁面上。
可选的,所述侧向出水口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侧向出水口以端部出水口的直径为对称轴,呈轴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钻头部的侧壁面上。
可选的,所述侧向出水口为沿所述钻头的轴向开设的开口槽,所述侧向出水口在所述钻头的轴向上从所述第一钻头部的端部延伸至所述第二钻头部。
可选的,所述钻体上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沿所述钻体的径向突出于所述钻体,用于将所述钻头本体安装在机台上。
可选的,所述钻体与所述钻头的连接处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外径由所述钻头至所述钻体的方向逐渐增大。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钻头结构,包括:钻头本体,所述钻头本体内沿轴向贯穿设置一水流通道,所述钻头本体的侧壁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侧向出水口,所述侧向出水口与所述水流通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侧向出水口可以排出冷却水,并且从侧向出水口排出的冷却水更容易到达钻孔的边缘位置处,实现对钻孔的边缘位置进行冷却,有效避免钻孔崩边的现象,同时延长钻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铂阳顶荣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铂阳顶荣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49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排出气体的台车把手压铸模具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混凝土墙板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