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耐磨的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04888.0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13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赵光伟;陶然;郭晓松;何浩博;徐宁波;殷启阳;张天明;刘宝康;刘明;余洋;米宏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01 | 分类号: | E04C5/01;E04C5/03;E04C5/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3 | 代理人: | 王龑 |
地址: | 30014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强 耐磨 粘结 预应力 钢绞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强耐磨的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包括钢绞线,所述钢绞线为多股,多股钢绞线穿入到护套中,所述钢绞线、护套之间设置有缓凝粘合剂层,所述护套中形成增强与外部混凝土固定的外增固定结构。所述外增固定结构包括护套外壁处的外凹部、外凸部,外凹凸结构增强与外部混凝土的咬合力。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护套对钢绞线进行保护,同时通过缓凝粘合剂层的逐渐固化将护套、钢绞线进行固定,通过护套外的外凸部、外凹部增强与混凝土的咬合,通过护套内的内凹部、内凸部增强与钢绞线的一体性,在护套外的每个外凹部处设置四个对称实心支承,提升了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在布筋施工时的耐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绞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耐磨的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
背景技术
缓粘结预应力技术是将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和有粘结预应力技术两种体系的结合,既兼具了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抗裂好、强度高、锚具失效后仍能起作用,以及无粘结施工简便、节点布置灵活的优点。
但是,目前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在施工中易于破损的问题,以及具有与混凝土优异的的咬合、嵌固较差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强耐磨的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强耐磨的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包括钢绞线,所述钢绞线为多丝,多丝钢绞线穿入到护套中,所述钢绞线、护套之间设置有缓凝粘合剂层,所述护套中形成增强与外部混凝土固定的外增固定结构。
优选的,所述外增固定结构包括护套外壁处的外凹部、外凸部,外凹部、外凸部间隔布设,所述外凹部、外凸部形成连续的外凹凸结构增强与外部混凝土的咬合力。
优选的,所述护套内形成内增固定结构。
优选的,所述内增固定结构包括护套内壁处的内凹部、内凸部,所述内凹部、内凸部间隔布设,所述内凹部、内凸部形成连续的内凹凸结构增强缓凝粘合剂层的填充。
优选的,所述外凹部对应内凸部,所述外凸部对应内凹部。
优选的,所述护套外壁处还设置有沿长度方向的纵肋。
优选的,所述纵肋的截面为矩形状。
优选的,所述外凹部中设置有支承。
优选的,所述支承沿着护套外壁均布。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护套对钢绞线进行保护,同时通过缓凝粘合剂层的逐渐固化将护套、钢绞线进行固定,通过护套外的外凸部、外凹部增强与混凝土的咬合,通过护套内的内凹部、内凸部增强与钢绞线的一体性,在护套外的每个外凹部处设置四个对称实心支承,提升了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在布筋施工时的耐磨性能。本实用新型可在公路桥梁工程及工业与民用建筑领域中应用,具有极高的经济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横向向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横向向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横向向剖视图;
其中:
1钢绞线 2缓凝粘合剂层
3护套 4外凹部
5外凸部 6纵肋
7支承 8内凹部
9内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48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预混燃烧头
- 下一篇:一种磁微粒发光微流控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