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上下车踏板装置的手动操作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04480.3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0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成蓓蓓;陈康;陈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信德泰克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3/00 | 分类号: | B60R3/00;B60R3/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华信天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94 | 代理人: | 钱锁方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上 下车 踏板 装置 手动 操作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障碍上下车踏板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车用上下车踏板装置的手动操作机构,包括踏板机构、固定踏板机构的两侧固定板、固定板上驱动踏板机构打开或折叠的电机驱动机构,电机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板上的控制齿轮、电机,电机上设有啮合控制齿轮的电机齿轮,控制齿轮连接踏板机构,正反转动的控制齿轮控制踏板机构做打开或折叠运动,电机通过与固定板活动连接的电机板设置在控制齿轮处,固定板上对应电机板的处设有一拉动电机板使电机做远离控制齿轮使电机齿轮与控制齿轮脱离啮合的连杆机构,可快速分离电机与传动机构间的连接,解锁传动机构,使踏板装置具有手动可操作性,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障碍上下车踏板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车用上下车踏板装置的手动操作机构。
背景技术
客车、房车等车辆的地板离地间距较高,人员在上下车的过程中存在着极大的不便性。为了提供乘客更方便地上下车,在客车、房车等车辆上设置有辅助人员上下车的踏板装置。
按驱动方式分类,车辆用踏板装置分为手动式踏板装置和电动式踏板装置,其中,电动式踏板装置比较省力,驾驶员在驾驶位处即可控制,应用的范围较大。但是,在使用中,难免会发生电气故障,导致无法开启或收回踏板,严重的影响行车中的安全性。比如,当踏板打开过后,如遇电气故障,踏板无法收回,因为,踏板为电气驱动,人力无法强制性收回,则打开的踏板在行车的过程中会危及到其他的车辆或者行人,因此,需要杜绝该种现象,急需在电动式踏板装置上加装能够手动控制的操作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车用上下车踏板装置的手动操作机构,可快速分离电机与传动机构间的连接,解锁传动机构,使踏板装置具有手动可操作性,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车用上下车踏板装置的手动操作机构,包括踏板机构、固定踏板机构的两侧固定板、固定板上驱动踏板机构打开或折叠的电机驱动机构,所述的电机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板上的控制齿轮、电机,电机上设有啮合控制齿轮的电机齿轮,控制齿轮连接踏板机构,正反转动的控制齿轮控制踏板机构做打开或折叠运动,电机通过与固定板活动连接的电机板设置在控制齿轮处,固定板上对应电机板的处设有一拉动电机板使电机做远离控制齿轮使电机齿轮与控制齿轮脱离啮合的连杆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机板的上端与固定板可转动配合,所述的连杆机构设置在电机板下侧处,所述的电机通过螺钉可拆卸的固定在电机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杆机构包括一连杆、一拉杆,连杆的一端与电机板通过连接销轴连接,连杆靠近拉杆的一端与拉杆杆体铰接使连杆可随拉杆联动带动电机板向远离控制齿轮侧运动,拉杆远离连杆的一端与固定板可转动连接,拉杆的另一端延伸至连杆处且抵靠在连杆上设置的一凸台的底部处,拉杆向上顶动凸台使连杆带动电机板处于电机齿轮与控制齿轮保持啮合状态的原位置,拉杆连接有一可向下拉动拉杆的拉索,拉动拉索向下运动的拉杆联动连杆摆动使电机板向远离控制齿轮侧运动,电机齿轮与控制齿轮由啮合状态脱离,拉杆与固定板连接处设有一使拉杆始终保持对凸台顶动作用力的弹性元件。
进一步的,电机板靠近连板机构的一侧设有对电机板运动进行导向的导向孔,固定板上对应处设有一与导向孔配合的导向柱,导向孔为腰型孔或弧形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齿轮、固定板、电机、电机齿轮、连杆机构均处于固定板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的拉杆处于连杆的外侧,所述的凸台为拉杆中部杆体向连杆侧弯折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拉杆通过定位销轴与固定板可转动配合,所述的弹性元件为套设在定位销轴上的扭簧,扭簧的一端抵靠在拉杆上、另一端抵扣在固定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踏板机构包括处于多级踏板、连接多级踏板控制多级踏板打开或折叠的折叠连杆机构,折叠连杆组件处于固定板的外侧,控制齿轮通过连接轴与折叠连杆组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信德泰克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信德泰克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44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