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双重散热结构的光纤电流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03719.5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04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明青;杨耕;姚慧;王为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迅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G01R15/24;G01R1/04;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27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双重 散热 结构 光纤 电流传感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双重散热结构的光纤电流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壳体,所述传感器壳体的一侧内壁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传感器壳体内的一侧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均与传感器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上固定套接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电机的两侧均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传感器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所述连接杆的外壁上固定套接有第三齿轮。本实用新型通过多处散热机构的设置能够对光纤电流传感器内部的高温进行快速散热,减少高温对内部元件的损害,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相关制品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双重散热结构的光纤电流传感器。
背景技术
作为信息时代的今天,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信息产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成为了现代信息产业的三大支柱,分别支撑着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存储等任务。其中传感器作为采集信息的部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传感器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技术竞争的核心技术之一,它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将其列为各国重点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
但是现有的光纤电流传感器内部散热结构较为简单,散热效果较低,从而影响内部元件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具有一定的缺陷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双重散热结构的光纤电流传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内部散热结构较为简单,散热效果较低,从而影响内部元件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双重散热结构的光纤电流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壳体,所述传感器壳体的一侧内壁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传感器壳体内的一侧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均与传感器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上固定套接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电机的两侧均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传感器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所述连接杆的外壁上固定套接有第三齿轮,所述转动杆上固定套接有与第三齿轮相啮合的第四齿轮,所述传感器壳体靠近电机的一侧内壁上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与控制装置,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的输出端与电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传感器壳体远离电机的一侧设有电风扇,所述电风扇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滑动插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传感器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传感器壳体的底部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内插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内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固定连接有防尘网,所述挡板的一端贯穿散热口的内壁并向外延伸,所述传感器壳体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锁紧块,所述锁紧块与挡板延伸的一端之间设有锁紧杆。
优选的,所述挡板延伸的一端与锁紧块上均设有螺口,所述锁紧杆上设有与螺口对应的外螺纹,所述锁紧杆与锁紧块和挡板之间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块和传感器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远离传感器壳体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防脱块。
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为TR/02014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挡板位于散热口内的一端上固定套接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为PLC可编程控制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具有双重散热结构的光纤电流传感器传感器日常工作时电风扇对传感器壳体内部进行散热,电风扇工作时产生振动使滑块在支撑杆上滑动利用弹簧增加缓冲力,避免产生噪音,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传感器壳体内部的温度高于设定的值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将信号进行编码后将信号输出到电机控制电机启动,电机将带动第一齿轮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迅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迅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37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