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承内圈定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02938.1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9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文宇;郑兴义;胥洪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益明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姚娟英;史冠静 |
地址: | 31533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圈定 装置 | ||
一种轴承内圈定芯装置,包括定芯主体,定芯主体的头部成型有用来定位待加工轴承内圈的定位柱,定位柱为圆柱体,其特征在于:定位柱的周向外壁上间隔分布有耐磨片,耐磨片的外周面与定位柱的外周面处于同一圆周面上,定芯主体的中部开有横向安装孔,在横杆安装孔内安装有固定轴,固定轴两端伸出于定芯主体并分别安装有支撑轴承,且支撑轴承的外圈顶部用来支撑安装在定位柱上的轴承内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安装在该定性装置上的轴承内圈加工时,轴承内圈相对定位柱转动,轴承内圈与耐磨片接触,可以有效避免定位柱产生磨损,并且,再通过定芯主体中部的支撑轴承对轴承内圈进行有效支撑,可以使轴承内圈加工时定位更为可靠,进而确保加工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加工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轴承内圈定芯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内圈是轴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圈加工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轴承的质量和使用寿命。轴承内圈加工过程中,一般都需要通过定芯装置对轴承内圈进行支撑、定位。目前,定芯装置的定位柱采用圆柱体的合金头,合金的耐磨性较差,加工时,轴承内圈套在合金头上并相对合金头转动,长久使用后,定位柱易产生磨损现象,导致轴承内圈安装后产生径向跳动,导致定位不可靠,进而影响到加工精度。综上所述,有待对现有的轴承内圈定芯装置作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定位可靠的轴承内圈定芯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轴承内圈定芯装置,包括定芯主体,所述定芯主体的头部成型有用来定位待加工轴承内圈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为圆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的周向外壁上间隔分布有耐磨片,且耐磨片的外周面与定位柱的外周面处于同一圆周面上,所述定芯主体的中部开有横向安装孔,在所述横杆安装孔内安装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两端伸出于定芯主体并分别安装有支撑轴承,且所述支撑轴承的外圈顶部用来支撑安装在定位柱上的轴承内圈。
耐磨片可以有多种安装结构,优选地,在所述定位柱的周向外壁上开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开口于定位柱的顶部,所述耐磨片嵌设在所述安装槽内。
进一步优选,所述安装槽有四个并沿着定位柱的周向间隔分布,对应地,所述的耐磨片有四片。
为了更有效地避免定位柱磨损,所述的耐磨片为陶瓷耐磨片。
作为上述任一方案的优选,所述定芯主体的下部为用来安装在支撑装置上的安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轴承内圈定芯装置通过在定位柱的周向外壁上间隔分布耐磨片,且耐磨片的外周面与定位柱的外周面处于同一圆周面上,轴承内圈加工时,轴承内圈套在定位柱上并进行转动,轴承内圈与耐磨片接触,可以有效避免定位柱产生磨损,并且,再通过定芯主体中部的支撑轴承对轴承内圈进行有效支撑,可以使轴承内圈加工时定位更为可靠,进而确保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上轴承内圈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轴承内圈定芯装置包括定芯主体1,定芯主体1的头部具有竖向向上延伸的定位柱2,定位柱2为圆柱体,用来定位待加工轴承内圈9。定位柱2的周向外壁上间隔分布有四个安装槽7,安装槽7开口于定位柱2的顶部,在每个安装槽7内均嵌设有耐磨片3,且耐磨片3的外周面与定位柱2的外周面处于同一圆周面上。本实施例中,耐磨片3采用陶瓷耐磨片,以提高定位柱2的耐磨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益明轴承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益明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29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太阳能保温管
- 下一篇:一种用于眼镜注塑机的椼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