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油结冰试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02417.6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2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洪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瑞尔腾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F5/60 | 分类号: | B64F5/6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徐丽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油 结冰 试验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燃油结冰试验系统,涉及航空燃油试验的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可靠性较差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燃油结冰试验系统包括燃油模块和导热油模块,燃油模块包括燃油循环泵、燃油换热器、预冷油箱、油水混合器、油水分离器、燃油输送泵、试验油箱、含水量调整装置、电磁阀组及相关仪表;导热油模块与燃油模块相连,用于对燃油控温。其中,导热油模块包括导热油管道、膨胀油箱、导热油泵、加热装置和制冷装置,导热油模块中的膨胀油箱、导热油泵、加热装置和制冷装置可以形成一个导热油循环回路,制冷装置设置在导热油循环回路上,用于对导热油降温,加热装置设置在导热油循环回路上,用于对导热油加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航空燃油试验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燃油结冰试验系统。
背景技术
飞机在高空飞行时的低温(11O00m高空温度为-56℃)对燃油系统和部件会产生有害影响。低温使燃油中水分析出甚至结冰,从而阻塞阀、泵、过滤器和滤网,使燃油系统失效而无法给发动机正常供油,从而对飞行安全造成危害性影响。所以飞机燃油系统结冰试验应严格按照标准和条款要求进行,以验证飞机在低温燃油中水结冰情况下系统工作的合格性能。
现有的飞机燃油系统结冰试验往往是采用电加热器和制冷剂直接作用在飞机燃油上,可靠性较差,其中,制冷剂在换热器中从气液两相,再到饱和气,最后是过热气,各种状态下比热容完全不同,吸热能力不同,所以整个换热过程温度很难控制,最终无法保证燃油温度和冷却液温度差不超过13℃,无法保证飞机燃油中的水不在热交换器的壁上结冰这项试验指标,无法达到精准控温的效果,另外,一旦电加热器出现损坏、漏电、产生电火花,就会造成火灾甚至爆炸等严重的安全事故,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油结冰试验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可靠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燃油结冰试验系统,包括燃油模块和导热油模块,所述导热油模块与所述燃油模块相连,用于对所述燃油模块控温。
其中,所述导热油模块包括导热油管道、膨胀油箱、导热油泵、加热装置和制冷装置,所述导热油管道用于输送导热油;所述膨胀油箱用于放置导热油;所述导热油泵的输入口通过所述导热油管道与所述膨胀油箱相连;所述加热装置的输入口通过所述导热油管道与所述导热油泵的输出口相连;所述制冷装置的输入口通过所述导热油管道与所述加热装置的输出口相连,所述制冷装置的输出口通过所述导热油管道与所述燃油模块相连,且所述燃油模块通过所述导热油管道连接至所述膨胀油箱或者所述导热油泵的输入口。
导热油模块中的膨胀油箱、导热油泵、加热装置和制冷装置形成一个导热油循环回路。制冷装置设置在导热油循环回路上,用于对导热油降温,加热装置设置在导热油循环回路上,用于对导热油加热。当燃油需要降温时,制冷装置工作,对导热油进行冷却,并将冷量传递给燃油模块中的燃油,此时加热装置可以不工作;当燃油需要升温时,加热装置工作,对导热油进行加热,并将热量传递给燃油模块中的燃油,此时制冷装置可以不工作。
故本申请以热容大的导热油作为中间换热介质,通过导热油模块中的加热装置和制冷装置直接对导热油进行加热或者制冷,来控制导热油温度,再通过导热油将冷量或者热量传递给燃油,控温精度高,可靠性强,使得试验真实性与准确性高。且因导热油具有绝缘性、燃点高的性质,本申请为对导热油进行加热,并将加热装置与燃油相隔离,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导热油换热器和液氮制冷机构,所述导热油换热器的输入口与所述加热装置相连,所述导热油换热器的输出口与所述燃油模块相连;所述液氮制冷机构与所述导热油换热器相连,用于对所述导热油降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瑞尔腾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瑞尔腾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24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