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溜矸孔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02181.6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27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苏军伟;丁银磊;杨坤;许文成;刘大伟;霍雨涛;宋庆哲;陈尚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7/103 | 分类号: | E21F17/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张明利 |
地址: | 273599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溜矸孔 防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溜矸孔防护装置,属于矿山开采设备技术领域,其位于硐室内且设置在溜矸孔的下方,包括护板和护板牵引装置,所述护板和护板牵引装置均与硐室内壁相固定,所述护板位于溜矸孔的正下方,所述护板的一侧与硐顶相固定,其另一侧为自由端,所述护板牵引装置包括气缸,气缸的活塞端和护板的自由端通过钢丝绳相连接以调节护板与硐顶的夹角,极大的降低了矸石、物料从仓内掉落伤人的风险且易加工、安装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山开采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溜矸孔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矿井溜矸孔施工中,由于人员必须进入溜矸孔下口作业,而保护作业人员不受伤害则成为了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传统方法是,上口站岗、设警戒和清理上口浮矸,这样虽然有效的控制了溜矸孔上口矸石的掉落伤人风险,但是不能有效控制溜矸孔内部矸石掉落伤人的隐患。因此,怎样能够减少矿井溜矸孔施工过程中矸石掉落伤人风险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现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且能够有效防止矸石掉落伤人的防护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溜矸孔防护装置,位于硐室内且设置在溜矸孔的下方,其包括护板和护板牵引装置,所述护板和护板牵引装置均与硐室内壁相固定,所述护板位于溜矸孔的正下方,所述护板的一侧与硐顶相固定,其另一侧为自由端,所述护板牵引装置包括气缸,气缸的活塞端和护板的自由端通过钢丝绳相连接以调节护板与硐顶的夹角。
进一步,所述气缸与换向阀相连接,且所述气缸与换向阀之间通过风管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护板牵引装置还包括回头轮,所述回头轮包括第一回头轮和第二回头轮,且两者均与硐顶相固定,所述第二回头轮位于靠近溜矸孔的一侧,钢丝绳依次穿过第一回头轮、第二回头轮后与护板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护板呈矩形,且其采用7cm厚的钢板制得,所述护板的边缘固定有槽钢。
进一步,所述气缸和换向阀均通过锚杆固定于硐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可承受住一般物料的冲击,在溜矸孔的上下口同时作业时,极大的降低了矸石、物料从仓内掉落伤人的风险,尤其是在煤仓刷掘、喷浆作业时,下口可以同时进行放矸作业或者其他作业,极大缩短了进尺循环,使用效果良好,稳定可靠。
2、加工原材料容易获取、加工容易、结构、安装简单、可回收,成本低的特点,极大缩短了工期,提高了施工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对人身安全多了一道可靠的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附图中:1-溜矸孔、2-护板、3-气缸、4-硐顶、5-钢丝绳、6-换向阀、7-风管、8-第一回头轮、9-第二回头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类同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以下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词,例如“上”“下”“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词是用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创造。
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21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