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板结土壤的土地改良辅助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01748.8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3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但义权;但崇义;肖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惠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77/00 | 分类号: | A01B7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路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6 | 代理人: | 何筱茂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金***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板结 土壤 土地 改良 辅助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板结土壤的土地改良辅助设备,包括机架,耕地装置和犁地装置,所述机架包括第一支撑平台、第二支撑平台、连接柱,第一支撑平台设置在第二支撑平台上方,所述连接柱竖直连接在第一支撑平台、第二支撑平台的一侧,连接柱为数根,在第一支撑平台、第二支撑平台另一侧连接有驾驶室,驾驶室和连接柱底部均设有滚轮,所述犁地装置包括固定杆,固定杆竖直连接在第一支撑平台底面,固定杆底部连接犁刀,在犁地装置与驾驶室间的机架上还设有土壤改良装置。该设备能够辅助对板结土壤的改良工作,土地改良效果好,有效恢复和提高土地生产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地改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板结土壤的土地改良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土壤板结是指土壤表层因缺乏有机质、结构不良、在灌水或降雨等外因作用下结构破坏、土料分散,而干燥后受内聚力作用使土面变硬的现象。农田土壤质地黏重,耕作层浅黏土中的黏粒含量较多,加之耕作层平均不到20cm,土壤中毛细管孔隙较少,通气、透水、增温性较差,雨后,土壤团粒结构遭到破坏,造成土壤表层结皮。另一个常见的因素为: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理化性状变差.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影响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造成土壤的酸碱性过大或过小,导致土壤板结。
为了改变土地的不良性状,防止土地退化,恢复或提高土地生产力,为植物生长创造良好环境,对于板结土壤的改良越来越受到重视,亟需一种能够辅助板结土壤改良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适用于板结土壤的土地改良辅助设备,该设备能够辅助对板结土壤的改良工作,土地改良效果好,有效恢复和提高土地生产力。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适用于板结土壤的土地改良辅助设备,包括机架,耕地装置和犁地装置,所述机架包括第一支撑平台、第二支撑平台、连接柱,第一支撑平台设置在第二支撑平台上方,所述连接柱竖直连接在第一支撑平台、第二支撑平台的一侧,连接柱为数根,在第一支撑平台、第二支撑平台另一侧连接有驾驶室,驾驶室和连接柱底部均设有滚轮,所述犁地装置包括固定杆,固定杆竖直连接在第一支撑平台底面,固定杆底部连接犁刀,在犁地装置与驾驶室间的机架上还设有土壤改良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在改良板结土壤时,驾驶室驱动机架移动,机架上的耕地装置切割与其接触的板结土壤,将其刨松,土壤改良装置释放土壤改良剂,其后的犁地装置的犁刀翻松与其接触的土壤,进一步提升土壤的松散度和孔隙度,并将洒下的土壤改良剂与土壤混合或埋入土层下,本实用新型通过耕地装置和犁地装置对板结土壤从物理方向进行双重翻刨,有效提升土壤松散度和孔隙度,土壤改良装置喷洒的土壤改良剂从生物或化学方向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的有机质,进而降低土壤板结度,并且还能提升土壤肥力,土地改良效果好,有效恢复和提高土地生产力。
进一步的,所述土壤改良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平台上的秸秆进料斗和土壤改良剂储存箱,秸秆进料斗和土壤改良剂储存箱共同连接一个混料箱,混料箱底部连接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穿过第二支撑平台并朝向地面。
本实用新型中,在添加土壤改良剂的基础上,增加混入的秸秆,在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同时,增加土壤中毛细管、孔隙结构,提升土壤通气、透水性能,避免雨后土壤团粒结构遭到破坏,有效提升土壤抗板结的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混料箱固定在第二支撑平台上,第二支撑平台设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搅拌桨穿过混料箱侧板并置于混料箱内,所述出料管上设有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耕地装置包括滚筒、连杆和驱动电机,所述滚筒外周设有刀齿,所述连杆为两根,连杆顶部与第二支撑平台固定相连,底部连接在滚筒端部,滚筒可绕连杆自由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滚筒两端设有转轴,转轴穿过连杆且其末端固定有齿轮,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第二支撑平台上,驱动电机通过齿轮及链条驱动滚筒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惠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惠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17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