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曝气冲洗式超滤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01051.0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3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逯安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真水流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4 | 分类号: | C02F1/44;B01D61/14;B01D61/20;B01D6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温艳华 |
地址: | 311188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洗 超滤 过滤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曝气冲洗式超滤过滤器,包括壳体、超滤膜滤芯、第一封接头以及第二封接头。超滤膜滤芯设置于壳体的空腔中。第一封接头和第二封接头分别密封于壳体的两端,第一封接头具有进水口,第二封接头具有产水出口和浓水出口。待过滤的原水从第一封接头的进水口进入曝气冲洗式超滤过滤器并通过超滤膜滤芯的过滤作用获得产水和浓水,其中产水从所述产水出口流出,浓水从浓水出口流出。第一接头和第二封接头两者中的至少其中一个设有曝气构件并具有曝气口,曝气构件分布有曝气孔。从曝气口通入气体并进入曝气构件的曝气孔,以冲刷附着在超滤膜滤芯侧壁上的污染物。采用曝气冲刷和水反洗冲刷相结合的方式,可大大提高清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曝气冲洗式超滤过滤器。
背景技术
超滤是一种加压膜分离技术,即在一定的压力下,使小分子溶质和溶剂(例如水分子、无机盐、小分子有机物)等透过一定孔径的特制的超滤膜,而使大分子溶质例如悬浮物、胶体、蛋白质和微生物等不能透过并留在超滤膜的一边,从而达到净化或分离的目的。采用了超滤技术原理的超滤过滤器可广泛应用于废水和污水净化处理。
超滤过滤器运行一段时间后,超滤膜及其周围会附着泥沙等悬浮物和其他大分子物质,需要定期清洗和维护,否则会影响继续使用和净化效果。最常规的清洗方式就是用清水或者加上化学药剂进行正向冲洗,也就是说,清洗时水是顺着超滤过滤器原本运行时的水流方向进行冲洗的。但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过滤膜之间的间隙较小,一些杂质、污染物还有可能附着和堵塞在超滤膜上,正向冲洗不容易冲洗下来,反而容易将杂质、污染物等冲入过滤膜里面。另外,我们发现,杂质或污染物,特别是泥沙等悬浮物,最容易聚集在超滤过滤器的出水端,即产水和浓水流出的一端。大量的杂质或污染物集中于一个位置更容易附着在过滤膜表面不容易冲洗下来,按照常规的冲洗方式达不到清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曝气冲洗式超滤过滤器,解决现有技术中大量杂质或污染物集中于超滤过滤器的出水端不容易冲洗下来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曝气冲洗式超滤过滤器,包括壳体、超滤膜滤芯、第一封接头以及第二封接头。壳体的内部具有一空腔。超滤膜滤芯设置于壳体的空腔中。第一封接头密封于壳体的其中一端,第一封接头具有进水口。第二封接头密封于壳体的另一端,第二封接头具有产水出口和浓水出口。待过滤的原水从第一封接头的进水口进入曝气冲洗式超滤过滤器并通过超滤膜滤芯的过滤作用获得产水和浓水,其中产水从所述产水出口流出,浓水从浓水出口流出。第一接头和第二封接头两者中的至少其中一个设有曝气构件并具有曝气口,曝气构件分布有曝气孔。当向曝气口通入气体时,气体通过曝气孔冲刷超滤膜滤芯以冲洗附着在超滤膜滤芯侧壁上的污染物。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曝气构件设置于第二封接头,产水出口和浓水出口分别位于曝气口的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第一封接头和第二封接头为半球形,曝气构件为设置于第二封接头内部的弧形的曝气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曝气构件设置于第一封接头的中心,进水口位于曝气口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第一封接头和第二封接头为半球形,曝气构件为设置于第一封接头内部的弧形的曝气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曝气构件为多个格栅,格栅贴着第一封接头的内壁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格栅呈S型、波浪形或锯齿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曝气冲洗式超滤过滤器还包括供气装置,供气装置和曝气口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供气装置为气泵。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曝气冲洗式超滤过滤器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和调节供气装置的供气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真水流体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真水流体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10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