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道路施工垃圾的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01041.7 | 申请日: | 2019-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16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 发明(设计)人: | 卢强;段璇洁;陈杨;向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E01H1/04 | 分类号: | E01H1/04;E01H3/0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杨柳 |
| 地址: | 4022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道路 施工 垃圾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领域,尤其涉及道路施工垃圾的处理装置,包括车体,车体的底部设有第一清扫机构和第二清扫机构,第一清扫机构位于第二清扫机构的前方,第一清扫机构包括回收箱、倾斜设置的传送带和能够转动的清洁辊,清洁辊上设有若干毛刷,传送带和回收箱均位于清洁辊和第二清扫机构之间,传送带的低端靠近与清洁辊,传送带的高端位于回收箱的上方。本方案实现了对体积较大、重量较大的垃圾进行自动回收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领域,尤其涉及道路施工垃圾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目前,道路垃圾的清理通常包括人工清理和机械清理两种方式。人工清理是指清洁工人对地面上的垃圾进行清理,人工清理的优点是清理的比较干净,缺点是人工成本较高,劳动强度较大。机械清理是指使用道路清扫车进行清理,道路清扫车是集路面清扫、垃圾回收、洒水和运输为一体的新型高效的清扫设备,道路清扫车的工作原理为在车厢的底部设有清扫机构,清扫机构包括清扫刷和吸尘机,车轮在前进过程中,转动的清扫刷将地面上的垃圾清扫聚集在一起,然后再通过吸尘机将地面上聚集的垃圾吸入到车内,从而实现了地面垃圾的清扫。通过道路清扫车对垃圾进行清理,降低了人工成本和劳动强度,并且垃圾清扫的效率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是道路清扫车只能对一些体积比较小、重量比较轻的垃圾进行清理,比如地面上的尘土、树叶等垃圾,而对于一些体积比较大、重量比较大的垃圾很难通过吸尘机吸入到车内,比如塑料瓶、石子等垃圾,这些体积较大、重量较大的垃圾仍需要人工对其进行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道路施工垃圾的处理装置,以实现对体积较大、重量较大的垃圾进行自动回收处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道路施工垃圾的处理装置,包括车体,车体的底部设有第一清扫机构和第二清扫机构,第一清扫机构位于第二清扫机构的前方,第一清扫机构包括回收箱、倾斜设置的传送带和能够转动的清洁辊,清洁辊上设有若干毛刷,传送带和回收箱均位于清洁辊和第二清扫机构之间,传送带的低端靠近于清洁辊,传送带的高端位于回收箱的上方。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为:第一清扫机构用于对体积较大、重量较大的垃圾进行清扫处理,第二清扫机构用于对体积较小、重量较小的垃圾进行清扫处理。第一清扫机构位于第二清扫机构的前方,此处的前方是指车体向前移动的方向,这样车体向前移动时,第一清扫机构可先对体积较大、重量较大的垃圾进行处理,然后第二清扫机构再对体积较小、重量较小的垃圾进行处理,从而使得体积较大、重量较大的垃圾先得到清理,第二清扫机构清理时不会与体积较大、重量较大的垃圾产生碰撞,避免体积较大、重量较大的垃圾对第二清扫机构的工作产生影响。第一清扫机构的清洁辊能够转动,这样清洁辊转动时,清洁辊将地面上体积较大、重量较大的垃圾推向传送带的低端,体积较大、重量较大的垃圾从传送带的低端进入到传送带上,传送带再将体积较大、重量较大的垃圾传送到传送带的高端,最后从传送带的高端掉落到回收箱中,被回收箱收集起来,由此实现了体积较大、重量较大的垃圾的回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实现了对体积较大、重量较大的垃圾进行清理,无需人工清理,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垃圾清理的效率,操作简单方便。
进一步,第一清扫机构还包括导料板,导料板位于传送带的低端处。由此,导料板用于对体积较大、重量较大的垃圾进入到传送带的低端进行导向,保证了垃圾在清洁辊的推动下能够顺利移动到传送带的低端上,避免垃圾从传送带的低端与地面之间的缝隙之间通过而无法进入到传送带上。
进一步,传送带包括带体、位于传送带高端的主动辊和位于传送带低端的从动辊,带体连接在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主动辊和从动辊用于对带体进行支撑,主动辊用于驱动带体传送,带体移动时,带体带动从动辊转动,从而实现了传送带的传送。
进一步,导料板上设有让位槽,从动辊转动连接在让位槽中。让位槽用于使从动辊位于导料板中,这样从动辊的辊面和导料板之间就会平滑过度,更有利于体积较大、重量较大的垃圾从导料板上进入到传送带的低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10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