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股全面针织布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00582.8 | 申请日: | 2019-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90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陈首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鑫滔纺织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7/12 | 分类号: | B32B7/12;B32B5/02;B32B5/26;D03D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面 针织 | ||
一种双股全面针织布,包括针织布本体,针织布本体包括有第一主料层和第二主料层,第一主料层与第二主料层之间设置有弹力抗拉层,并与两者通过黏合材料粘接,弹力抗拉层包括有与第一主料层粘接的弹力层、以及与第二主料层粘接的抗拉层,弹力层由涤纶长丝和氨纶丝混纺而成,弹力层与抗拉层之间设置有用高弹性双股纱线编织而成的弹力网,弹力网的交叉节点与弹力层和抗拉层固定连接,第一主料层与第二主料层之间设置有穿过弹力抗拉层的弹力绳,弹力绳两端分别与第一主料层和第二主料层的对角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双股全面针织布弹力不够强的问题,有效的增加了针织布的弹性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股全面针织布。
背景技术
针织布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而双股全面针织布具有结构更加紧密的优点,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衣物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布料的弹性往往影响着衣物的舒适程度,因此双股全面针织布的弹性性能仍需不断的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双股全面针织布弹力强度不够的问题,提供一种弹性性能更好的双股全面针织布。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双股全面针织布,包括针织布本体,所述针织布本体包括有位于顶面的第一主料层、以及位于底面的第二主料层,所述第一主料层与所述第二主料层之间设置有弹力抗拉层,并与两者通过黏合材料粘接,所述弹力抗拉层包括有与第一主料层粘接的弹力层、以及与第二主料层粘接的抗拉层,所述弹力层由涤纶长丝和氨纶丝混纺而成,所述弹力层与所述抗拉层之间设置有用高弹性双股纱线编织而成的弹力网,所述弹力网的交叉节点与所述弹力层和抗拉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主料层与所述第二主料层之间设置有穿过弹力抗拉层的弹力绳,所述弹力绳两端分别与第一主料层和第二主料层的对角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弹力层在与抗拉层的连接面上设置有阵列分布的凹槽,所述抗拉层上设置有与凹槽相对应的凸起,所述凹槽与所述凸起均与所述弹力网的网眼相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抗拉层由聚烯烃弹性纤维和聚乳酸纤维纵横交错编织而成,两个所述聚烯烃弹性纤维和聚乳酸纤维交织的对角节点之间缝接有碳纤维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弹力层与所述抗拉层上设置有阵列分布的通孔,所述第一主料层与所述第二主料层在所述通孔内针织连接,所述通孔与所述凹槽错开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主料层与第二主料层均由双股针织纱线混纺而成,所述双股针织纱线包括有聚醚酯弹性纤维、棉纤维和复合弹性纤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涤纶长丝的纤度设置为11dtex-56dtex。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氨纶丝的纤度设置为11dtex-22dtex。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聚烯烃弹性纤维的纤度设置为1.5dtex-2.5dtex。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主料层和所述第二主料层的厚度设置为0.4-0.6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黏合材料为无醛胶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鑫滔纺织品有限公司,未经绍兴鑫滔纺织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05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水井井口压力数据远程传输装置及组合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塑料生产用粉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