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机盖隔音棉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00387.5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26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斌;杨业强;王锋;何艺昌;曾玲;邹冬梅;盛丽辉;曾业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8 | 分类号: | B60R13/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60 | 代理人: | 袁嘉恩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隔音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机盖隔音棉,具体涉及汽车隔音棉技术领域,包括底板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第一滑杆,所述底板的底部搭设有隔音棉体,所述隔音棉体的底部设有发泡板,且隔音棉体与第一滑杆的对应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发泡板与第一滑杆的对应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发泡板的底部搭设有网板,所述网板的顶部嵌设有第一滑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网板、第一滑杆、第二滑杆、隔音棉体和发泡板,更换隔音棉体只需要将第二滑杆移出卡孔即可,有效方便了工作人员对隔音棉体进行更换,并且通过网板和底部的散热能够有效延长隔音棉体的使用寿命,满足了使用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隔音棉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汽车机盖隔音棉。
背景技术
隔音棉有良好的隔热效果,在汽车引擎盖内粘贴后,可有效避免发动机的高温直接传至引擎盖,以此保护引擎盖表面车漆,同时避免雨天时引擎盖雾气腾腾视线影响。
专利申请公布号CN208411632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机盖隔音棉,包括聚氨酯PU泡棉机盖隔音棉本体和防尘网层,所述聚氨酯PU泡棉机盖隔音棉本体上表面水平中心线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凸块和第二限位凸块,所述聚氨酯PU泡棉机盖隔音棉本体上表面位于第一限位凸块和第二限位凸块的外侧四周粘接有胶粘层,所述聚氨酯PU泡棉机盖隔音棉本体上表面边角处设置有加强条。该实用新型中,聚氨酯PU泡棉机盖隔音棉本体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凸块和第二限位凸块,通过螺栓孔利用固定螺栓固定好聚氨酯PU泡棉机盖隔音棉本体,通过两个限位凸块与汽车机盖预留槽的凹槽卡合,提高了聚氨酯 PU泡棉机盖隔音棉本体固定的稳定性,防止其发生偏移。
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如虽然能够卡入凹槽内,但隔音棉本体通过螺栓与机盖顶部连接,这就导致隔音棉在更换时比较不便,并且隔音棉虽然为阻燃材料,但在发动机仓内温度较高时,隔音棉仍会产生一定的氧化分解,这就导致隔音棉的使用寿命较短,不能很好的满足使用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机盖隔音棉,通过发泡板和隔音棉体能够将热量导入贴合的底板内,底板能够将热量导入汽车机盖进行散发,通过拉动两侧的连接块带动第二滑杆相互靠近移出卡孔后,网板能够通过第一滑套移出第一滑杆外,从而使得发泡板和隔音棉体能够与底板分离,从而使得在将底部与机盖顶部连接后,更换隔音棉体只需要将第二滑杆移出卡孔即可,有效方便了工作人员对隔音棉体进行更换,并且通过网板和底部的散热能够有效延长隔音棉体的使用寿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机盖隔音棉,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第一滑杆,所述底板的底部搭设有隔音棉体,所述隔音棉体的底部设有发泡板,且隔音棉体与第一滑杆的对应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发泡板与第一滑杆的对应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
所述发泡板的底部搭设有网板,所述网板的顶部嵌设有第一滑套,所述第一滑套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杆外侧壁,所述第一滑杆底端的一侧开设有卡孔,所述卡孔卡接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外侧壁套设有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外侧壁嵌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于网板的底部,所述第二滑杆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设有挡块,所述挡块的顶部搭设有滑块,所述网板的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滑块的一侧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滑槽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的外侧壁和顶部均固定嵌设有若干螺母。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网板为铝制网孔板,且底板为铝板。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发泡板为泡沫铝板。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直径相等,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直径与第一滑杆的直径相等。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卡孔的直径与第二滑杆的直径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中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03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